行过大道,马车拐上道旁一条斜行的岔路口,一路往斜坡上奋力前行。
这条斜坡是通往沈音家的私人通道,斜坡大概十米长,两旁芳草萋萋,是以从坡下的大道上往上看,竟是什么也瞧不见。
斜坡行尽又一左拐,路变的笔直的,先看见砖红色的高高的围墙,车夫赶着车来到大铁门旁,从侧门进去里面,再由里面把铁门打开。
他作这件事情的时候,一条白色的狮子狗从里面的大宅里猛冲过来,围着车发出尖锐的高兴的叫声,沈音在车上看见了,开心的喊道:“来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欢,按着车椽子就跳了下来。
来福见音音下了车来,高兴的往音音身上扑,吓的音音忙抓了两只前脚,“看把我身上的衣服给踏脏了。”放下来福。来福脚前脚后的打着转,尾巴起劲地摇着。
奶妈放下了脚凳,扶宜静下车,音音忙转身从车上接下婷婷来。大家鱼贯从侧门进了院子。
音音的娘亲已经仙逝,迎接出来的是晋茗的二姨太。此时已经上来接了婷儿玩去。
“是哪个回来了?是薇儿,音儿,还是悦朗?”一个老太太敲着拐杖从东厢房里走了出来,年高寿长,头上戴着个紫金色织锦正中镶了一块和田玉的包头巾,身穿藕荷色凤仙领斜襟凉褂,黑色包腰裤,底下却是三尺小金莲。颤颤巍巍,走一步退半步。
音音素知祖母眼神不好,赶紧扶住奶奶,牵到太师椅上坐了,调皮的笑道,“不是薇儿,不是悦朗,是音儿。奶奶,你有没有想我?”
奶奶说“臭丫头片子,有啥好想的。怎不跟你姐姐一起回来。悦朗呢?都已经放假了,一个个都不知道想着奶奶,一群没良心的家伙。”
这个时候宜静从后面安顿好婷儿,换了身衣裳走了过来,叫了声“娘”就上来握了握老太太的手。
沈田氏一侧耳,两只手握住,脸上顿时柔光焕发“哪个?静儿也回来了?静儿你怎么也有空回来,小婷儿回来了没?这回得好好的陪为娘一阵子。”说罢,高兴的掏出右胸斜襟上别着的手绢,擦了擦眼睛。
这个时候外边有人喊:“音儿,音儿回来啦?”
跟着说话的声音,走进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一身深蓝色浮光锦作的长衣长裤,上身是对襟六连盘云扣。腰背直直的,国字脸,白面皮,相貌堂堂--却是音儿的爹。
他爹手上正从外头的厨房里端来一壶茶,进的门来,见女儿,妹子,老娘亲都在,遂摆弄起桌上倒放的杯子,一人给酽酽地斟上一杯。
“嗯,好茶,真正的明前茶,用的是山涧里铃铛岭的中断水,好水一泡,糯米的茶香就出来了。”
音儿细细一品,喊道。宜静也连声称赞。
“怎样,好茶吧?像这样的极品明前,爹爹我在灶上整整捣鼓了一个多月。”沈晋茗颇有些得意:“才制出二百斤左右。”
他呷了一茶,接着说道:“今年奇怪,竟被一个关外的客人找到家门口来了,我跟他说新茶还未制好,好让他下山去等,结果人家好大的决心,硬是不走。立等着这头一锅抽出的新茶。被他分去那么些,余下才放山下的茶行里去。就我们现在口头喝的,还是我特特意意挤出来的口粮。”
音音听她阿爸又在讲他的茶经,从杯口朝里望,果然是好茶,芽芽直立,茶叶柔舒,形态非常好看。
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
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
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世珍品“的说法。
用龙井茶泡饮时,汤色清冽,幽香四溢。
每一根茶芽都直立水中,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骑一枪”者为极品。
沈晋茗作为拥有好几家茶行的茶庄掌柜,却是个事事讲求亲力亲为的人。柜上他一周去两次,有在商多年,深谙行情的伙计现在管着。
但这茶,从种植,施肥,看虫,抽芽,采摘,到烘焙,上灶,火候掌控,几揉几炕,色色流程,他一个人带四五个伙计盯着全场。
家里头除了熊姨娘,老妈子都不请一个。姑娘们自己的活计都是自己作的。
他年轻的时候也混迹过上海滩,在十里洋场上结交过一些江浙富商,见识过班班衣食住行的讲究。城里人多,请妈子,请佣人这些,他却是顶瞧不上的。
有了闲钱就扩充茶园,购买茶铺子,算盘打得滴滴答答响。是以沈薇,沈音,乃至沈悦朗,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铺张的习性。
究竟是老徽州人的后代,沈晋茗治家严谨。
他尝对着儿女们说道:“你爹挣下这偌大的家业,走到如今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沈家,用《茶经》制茶,用《朱子》治家,方能长久。”
他一向希望将他的茶经文化传承下去,然而沈薇从小演习《茶经》却对那修身养性,调息机理的那一套深深的引,又因为娘亲生病难医,越发的往钻研医药,发誓悬壶济世的那条道儿上走去了。
小时就爱背‘汤头歌’,后又翻看《本草纲目》,然后又研习《千金方》到认识各种中医中药,后来初小毕业后,竟然又要学习西医。现在广济医专读预制专科。
悦朗因为从小跟着薇儿后面,竟然也被感染,两个人都立志行医。沈晋茗究竟也无可奈何,随她们去了。
好在还有一个沈音,对茶经的学问上,还能对答一二,于是晋茗就研制新茶的机会,总爱跟沈音念叨念叨,要她也凡事作个参谋。
水中影
音音一面在家悠哉悠哉的流连山水,一面观书抚琴逗弄婷儿,一面又下厨帮熊姨娘整几个小菜,一面又帮沈田氏缝制绑腿长袜。单等薇儿和悦朗从学校回来。日子过的不觉飞逝。
一天贪睡,吃完早饭到巳时才提篮出门,到后山池子里去洗衣服。这里是九溪的一条支流,沈家上人在屋后约半里的路旁,把水引导进一个天然形成的坑洼里。历经几十年,这个路边的池子,与路齐平,极是方整。又静水无声,源头池尾有活水进出,非常安谧纯净。
沈音喜欢这里有砂石铺就的浣衣槽。环境清幽,无人打扰。一面将白纱长裤卷起到大腿中段,将两条白玉雪腿浸在水里,一面哼唱起曲子来,将衣服件件搓洗起来。
“怎么样,泽如兄,神仙人物也不过如此吧?”
两人两骑,从杭城到梅山坞,走走停停十多里的进山路,走了将近一个时辰。从张博浦那里拿到沈家的地址和进山的路线图之后,两个年轻人就这样一身骑马装,背着鸟铳,寻马问鞍的一路走来。
问了无数路上的行人,过客,还有砍柴的山客,终于有个人正是压茶叶下山的沈家伙计,最后才找到这里。
杨泽如和况玉恩两个人牵着马绕沈宅一圈,远远就看见于这郁郁琳琅,绵绵青山之中,有一抹粉白,待两人慢慢走近一看,却是这样旖旎瑰丽的风景。
待一池碧水蕴滢荡漾,待对面的人影越拉越长,再不走动与离开,沈音抬头一看,却是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样的朝气蓬勃,一样的阳气方刚,一样的笑意盈盈。
“啊,原来是你们!”沈音不觉吃惊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