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却有些羞恼,说道:“什么喜欢不喜欢的,陛下身边的美女无数,怎会喜欢奴家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女子?奴家不过是为陛下处理一些事情吧了。”
秦子昂赶紧用手拍了一下嘴巴,道:“在下说错了,应该是陛下欣赏姐姐才对!”
上官清儿素手掩着小嘴,轻笑一声,道:“这还差不多,不过大人这样恭维奴家,不知有什么事情需要奴家帮忙?”
秦子昂面不改色,开门见山地问道:“姐姐知道这次陛下召见在下到底是为何事吗?”
上官婉娇笑道:“恭喜大人了,是天大的好事!”
秦子昂见她神情颇有几分认真,心中略安,还想着继续追问,突见她的脸色一正,前行了一步,和他拉开了距离,只顾往前行去。
秦子昂心中一愣,原来已经转过了回廊,前面雕花盘龙的阁门在望。而且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上官婉儿会有这样的转变,因为在那阁门的前面,正站立着一个同样清秀的侍女,不用说,肯定也是仁和帝身边的女官了。
看到上官婉儿和秦子昂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走来,站在阁门前的那个女官迎上来,口中低声对上官婉儿抱怨道:“怎么这么慢吞吞的,陛下在里面都等不及了。”
上官婉儿歉笑着道:“秦大人是第一次来宫中,我向他介绍了一下宫中的情况,所以来得慢了些,陛下没有发脾气吧?”
这个女官有着非常秀气的脸庞,此时她微微一皱眉头,道:“那倒是没有,不过陛下吩咐若是秦大人来了就赶紧让他进去,看来陛下是急于想见到秦大人,另外陛下让我们两人都守在阁门口,不必进去。”
上官婉儿和那个女官两个人留在了阁门外,叶天龙轻轻地推开了用上好的檀香木所制的门,恭恭敬敬地走了进去。
阁门无声地在他的身后关上了,一股醒脑的清香扑入鼻子,让原本走得有些晕头晕脑的秦子昂不禁精神为之一振。
仁和帝正伏在白玉的书案上,他的身后站着一个英伟的配刀男子,手按刀柄,气势如山。听见脚步声,仁和帝抬起头,望着朝自己面前走来的秦子昂,温和地说道:“朕听说爱卿你回到了京城,急于想见你一见,没有事先通知你,爱卿不会受惊吧?”
秦子昂连忙俯身拜倒,口中道:“微臣没有陛下的旨意就私自返京,还请陛下降罪。”
仁和帝用柔和的声音道:“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谢陛下不罪之恩!”秦子昂又拜了一拜,才站起身来。
“你且坐下,朕有些话要同你说。”仁和帝吩咐道。
“微臣就站着听陛下的吩咐好了。”秦子昂推辞道。
“你还是坐下,朕这些话也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得完的。”仁和帝的口气仍是非常柔和。
秦子昂推辞不过,只有在书案前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
仁和帝含笑望着秦子昂道:“秦爱卿,听说你在汉中府做得不错,不仅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你还消灭了汉中府的流民军,并数次抵挡住了北胡军的进攻,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吧。”
秦子昂顿时感到颇为为难,这叫他怎么说呢?说自己阴谋刺杀了孔定方?说长宁的流民军是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所以做了总督后他们就归顺了自己?说自己推行了种族平等、阶层平等的政策,所以百姓和少数民族都拥护自己?
说自己和伊娜初云达成了秘密协议?这些中不论哪一件只要说出来,都是杀头的大罪。秦子昂可不想就这么送了性命,这是在皇宫,自己的武功再高,想逃出去也是很难的。
但是皇帝的问话又不能不答,没有办法的他只有一本正经地施展他那江湖骗子的功夫,根据一年来的经历将事件扯得尽量合理合情,其中免不了对仁和帝大加恭维,将那些成绩全部归功于皇帝的英明,官兵对皇帝的忠诚上。
仁和帝也不知道是真的相信他的这番半真半假的话,还是他的重点不在这里,并没有过多地追问里面的详情,也没有问及新政的事情,状似关切地听完他的故事,然后又谈了几句关心秦子昂的话,就开始将话题转变了。
看似无神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光芒,有如划破浓雾的闪电,仁和帝望着秦子昂,状似轻松地说道:“如今帝国战火四起,灾民成群,惟独汉中府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你可为帝国的官员做出了一个好榜样,想要朕给你怎么样的赏赐呢?”
将眼前这个老人的这些变化尽数看在眼中,原本有些看不起这个古稀老头的心突然警觉了起来。秦子昂不禁想到,这个老人或许并不如外界传说中的那样无能吧?如果没有相当的手段,仁和帝能够统治了大胤帝国将近四十年之久吗?尤其是在朝廷中两大宰相把持朝政又斗得个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帝国的局势仍然能够稳定这么多年,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吧?这老头平庸无奇的外表下,是不是有着不为人知道的可怕一面?
这样一想,他对眼前的老头突然有了一份凛然,也更加小心翼翼地猜测皇帝话中的含义。
秦子昂平静地望着仁和帝,说道:“微臣既食帝国俸禄,就该为陛下尽力,这些都是微臣份内的事,何来功劳?再说微臣现在已经是一州之总督,三等伯爵,陛下对微臣的封赏已经够多,臣可不敢再有其它奢望了。”
仁和帝轻拍一下白玉书案,叹道:“居功而不傲,能够时时想着朝廷的恩德,爱卿你可真是朕的忠臣啊,可惜像你这样的忠臣太少了!”
秦子昂心内既惊且笑,惊的是仁和帝对自己在汉中府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还一味地夸奖自己,定有什么“阴谋”;笑的是如果自己这样也算是忠臣,只怕朝廷就没有什么奸臣了。
皇帝到底有什么“阴谋”呢?秦子昂一边猜测着,一边不动声色。在皇帝的底牌没有翻出来之前,他要看看风色再说。
见秦子昂不为所动的样子,仁和帝突然站起身来,走到他的身前,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要封你为三等侯爵,西南都护使,全权管理汉中府、岭南府、桂林府和吐蕃自治领的军政事务。”
仁和帝说这句话的声音虽然柔和平缓,但落在秦子昂的耳朵里却是如巨雷轰鸣。坐在那里的身子猛的一震,他抬起头来,用复杂难明的眼神望着眼前的大胤帝国皇帝。
从雅阁里出来良久,秦子昂仍未从仁和帝带给他的巨大震惊中恢复过来。上官婉儿见他一副呆呆地表情,忍不住问道:“天大的喜事降临到秦大人的身上,为何大人看起来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秦子昂盯着上官婉儿清秀的脸,问道:“婉儿姑娘认为这真的是好事吗?”
上官婉儿微微回避了一下他的眼神,有些言不由衷地说道:“为什么不是?大人荣任都护使,这可是帝国几百年来没有人享受过的待遇。”
秦子昂知道她说的倒也是事实。都护使一职原本是帝国的开国皇帝为了奖励当年随他一起打江山的主要功臣设立的,由于这个职位的权力太大,到了后来,也只有亲王才能担当这个职务,外姓大臣无论功劳有多大,都不能担任。即便如此,这个职位的设立还是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因为一个都护使管理的地盘往往有四五个州之多,占到了帝国地域的近两成,势力极度膨胀,朝廷根本对他们无力节制,尤其是当皇帝比较懦弱时,朝廷的军令、政令在他们那里根本行不通。到了大胤历三百二十七年,也就是武帝即位的第五年,终于出了大问题。
当时任东南都护使的一位亲王因为实力太过雄厚,又欺负武帝年幼,遂起了野心,在九江府举兵造反,随后西南都护使和东北都护使也举旗响应。幸好武帝赢政虽然年幼,却雄才大略,在太后的帮助和一帮忠臣的支持下,起兵平乱,历时十年,总算将几个造反的都护使一一击败。
由于认识到设立都护使一职的弊病太大,武帝取消了这个职位,自此以后的三百多年间再没有出现一个都护使。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历史典故,所以秦子昂对仁和帝任命他为西南都护使非常地震惊。
“婉儿姑娘可否告诉在下,陛下的这个任命究竟是谁出的注意?”秦子昂继续盯着上官婉儿问道。
“大人以为是谁呢?”上官婉儿举手理了理鬓边的散发,姿态极端优美。
“在下想来,能够提出这个建议的不外乎两个人,一个是惠妃娘娘,一个是御使大人侯似道。前者深得陛下宠爱,听说还有非凡的智慧,陛下一向对她是言听计从的;后者对陛下忠心耿耿,他的话陛下也是愿意听的。”秦子昂思索着说道。
上官婉儿抿嘴一笑,脸上颇有几分得意的表情。
秦子昂见她笑得神秘,吃惊地问道:“不会是婉儿姑娘你出的主意吧?”
上官婉儿笑道:“这个主意不好吗?大人得了这么大个官职,是不是该好好感谢奴家?”
秦子昂苦笑道:“好,好得很,简直是把在下放在火上烤!”
上官婉儿问道:“此话怎讲?”
秦子昂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有名无实的职务只会令在下成为众矢之的。”
他已想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西南都护使官职虽大,但现在确实只是一个空名。吐蕃自治领是一个以番族为主的地区,那里实行的是********的政治制度,当家作主的是喇嘛和僧侣,虽然名义上受帝国管辖,但多年以前帝国就失去了对它的控制。当地的官员早有脱离帝国自立的意思,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