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锦江城,春风和煦,桃花烂漫。
巷子口,身穿粉红衣裙的小丫头,俏脸上难掩高兴,脚步匆匆地往回赶。
推开掉了漆呈暗红色的大门,小院子里,暖色的阳光下,女子手执画笔端坐在桌前,小丫头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她身旁,小脸涨红,道:“小姐,上次送出去的那些头花,不到两天,全部卖光了……不,应该是全部抢光了!”
小姐设计的头花,样式新颖多变,妇人们都十分喜欢,好多没买到的,纷纷询问下一批头花什么时候才出来,便是那买到了的,也说再有新货,一定会再次光顾。
小丫头掏出了放得十分严实的钱袋子,“卖了整整有五十两银子呢。”
李锦绣放下手里自制的画笔,抬头望了一眼小丫头针葵,笑着接过钱袋子。打开钱袋,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下,还闪着银光。说实话,她活了两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五十两,仔细算算也不少。要是再赚五十两,她就跟九十年代的万元户差不多,也算实实在在的有钱人了。
这样想着,生活还是挺有奔头的。
哪里像一年前那样……
一年前,李锦绣生了一场大病,掏空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后,撒手而去,而她,则代替李锦绣醒了过来。那会儿,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要不是母亲和丫头们没日没夜刺绣补贴家用,和丫头冬青的老乡冬子帮衬着,还真不知那几个月怎么熬得过来。
“小姐,那什么时候开始做下一批头花啊?”针葵琢磨着这比夫人和她们刺绣容易,又来钱快,得赶紧多做一些出来换银子。
李锦绣拉回思绪,笑起来,“冬青回来就知道了。”
冬青老家就在锦江城附近的村庄,她今日特地让冬青回了一趟老家,为的就是办这事。
李锦绣见时辰不早,去庙里烧香的母亲和弟弟就要回来,便让针葵先去张罗午饭。
将近午时。
刘氏心情愉悦带着小儿子回来,今日,她向菩萨许下心愿,望菩萨能保佑女儿日后找到好归宿、儿子考取好功名。庙里的菩萨知道她心诚,一定会显灵的。
李锦绣见两人进了院子,忙迎了他们进屋,“子瑞饿了?”
李子瑞拨浪鼓似的摇摇头,想起在庙会上看到的杂耍,他这会儿忙拉着自家姐姐的手,急急地道:“姐姐,姐姐,你今天该和我们一起过去的。庙会上有人玩杂耍,嘴巴里都能喷火,好生厉害……”
李锦绣低头看着弟弟,仔细听着他挖空心思的描述,像是要给她描绘出那精彩的画面。她听完,轻轻地拍拍李子瑞的头,睁大眼睛,“哇,这么厉害啊!那下次要是再看见了,子瑞还回来给姐姐讲,好不好?”
“好的。”李子瑞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刘氏瞧着一双儿女亲近友爱,心下欢喜,吃饭时,听女儿说起头花卖了五十两银子的事情,先是一愣,放下筷子,有些不敢相信地问:“卖了这么多银子?”
李锦绣拿出钱袋子,“还请娘帮忙保管着。”
刘氏打开钱袋看了一眼,真见了是白花花的银子,才敢相信。不过,她却没有收下银子,而是推了回去,看着女儿出落得愈发标志的脸,她这做娘的,心下愧疚,缓缓道:“你今年十五,也不小,该学着管家了。”
“哟,这么一来,以后娘还要找我要月钱了?”李锦绣语气轻松,没有推辞。
“那可要每个月都能拿得出来才行。”刘氏不想儿女跟着自己一样不高兴,便顺着女儿的话道。
一时,饭桌上其乐融融。
李锦绣偷眼看了一下母亲……三年前,李锦绣的父亲在赴任的路上,惨遭横祸,被贼人杀害。李家老太太美其名曰魂归故乡,让刘氏带着一双儿女送棺材回锦江守孝。可是李氏一族明明在上一代带着祠堂就搬迁到了上京,哪里需要回锦江?!
李家在锦江城的祖产早就卖了,刘氏带着儿女只能在一处破落的院子落脚。头一年还好,李家还会派人送来少量的月钱。结果这两年,李家是彻底的把她们遗忘在了锦江城,不管死活了。
出自书香门第的刘氏,也被生活逼到拿起绣花针赚家用……
哎。李锦绣心里叹息,谁叫这李家老太太不是亲的呢!后娘,后祖母,能指望她做到什么地步?!
用过午膳,刘氏想着头花能挣钱,就想赶着多做一些。她能做的,会做的,也只有这些。
李锦绣也知道拦不住,吩咐弟弟回房温习功课后,索性陪在娘亲一旁画设计图纸。
做头花虽然赚钱,但是利润还是相对小了一些。这个朝代虽然对女子较为宽容,但依旧是以男子为尊。一个女子要不想被人随便操纵命运,走科举是不可能的,也只有手里握着钱才现实一些。
画好一张图纸,看着纸上的服装,李锦绣满意的点点头。
“娘,您看这上面的衣裳好看吗?”
刘氏瞧那纸上的衣裳,不仅颜色搭配起来靓丽,便是款式,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她连连点头,“真好看。要是我家闺女穿上身,肯定最好看了。”
李锦绣闻言,笑了起来,又让针葵来瞧……
正这会儿,早上出门的冬青回来了。
------题外话------
入得您法眼,就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