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都城,城中百姓本来就因为赵皇被人刺杀一事而变得恐慌不安,整日惶惶不能安生,想着赵皇一心为民,却是落下如此一个结局,皆是十分心痛。
赵皇在位期间,倒也是十分得民心,赵国百姓念及他的功劳,皆是唏嘘不已,他最明确的决定,无非于重用李牧了。
虽说李牧这人是近年来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被人们知晓,不过赵皇如此重用他,他也不负重托,在此次大战之中,力挡秦国大军于关外,一点也不含糊。
在东域,李牧大战王翦,并且多次将其击退,这已经成为了一段佳话,丝毫不比之前苏秦一人劝退古晋合盟百万大军要差。
在赵国,李牧之名家喻户晓,他乃是赵国的镇国神将,在都城更是有他的铜雕,百姓们时常会去铜雕前一番仰望。
李牧的名号,比之赵皇都是丝毫不让,毕竟他成就如此佳话,像是一个传奇一般。
百姓们可不懂什么大道理,他们只是知道,李牧挡住了秦国的进攻,是李牧给了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秦国没能攻破赵国,他们能够过着安稳的日子。
战争的残酷,百姓们也十分清楚,只要是战乱年代,处处饥荒,处处都是人们惊恐的喊声,十分可怕。
若是能够有安稳的生活,人们肯定不会喜欢那种颠沛流离的日子,那种被人屠城的恐惧。
赵国可是如此一个大国,若是被秦国攻破的话,百姓们可就惨了,毕竟秦国统治残暴,世人皆知。
许多之前被秦国抓走的百姓,皆是被抓去做了苦力,修建长城,修建阿房宫,还有秦皇的陵墓,死伤无数。
许多苦力就那么埋葬于许多建筑之中,可以说,那是用他们的血肉建筑起来的,所以才会坚不可摧。
秦国之所以能够固若金汤,大部分的功劳都是因为修建了长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然而百姓可不懂这些道理,李牧让他们能够过着安稳的生活,他们便是铭记李牧的恩情,对其十分崇拜。
如今,新皇上任,第一件事竟然就是要罢黜李牧元帅的职位,若是李牧不当元帅,赵国之中,谁能胜任,谁人能带兵抵挡秦国大军?
唯有李牧,在这乱世之中,李牧犹如神兵天降一般,竟是凭借赵国如此弱小的力量,挡住了猛如虎的秦国。
若是将他罢黜,局势怕是会大乱。
如此简单的道理,百姓们都知道,赵国中的那些大臣有何尝不知道呢,只是他们并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
方才提出质疑的人,心中已经身首分离了,鲜血都还在大殿之外,有许些刺鼻。
新皇上位的第一个决定,着实令人有些难以接受,那诏书也不见得是真的,许多大臣如此认为。
君令已下,君无戏言,既然三皇子都做了如此决定,哪怕没有人能够接受,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他们只是臣子罢了。
然而,民间却是已经暴动起来。
赵国民间,早就已经乱做一团,百姓们得知消息,皆是动荡不安,他们可是要李牧来保护他们的安危,如今李牧被罢黜,如此消息,他们怎么能接受得了。
况且理由还是李牧掌握了太大的兵权,唯恐他会叛乱,会造反,所以才罢黜了他的元帅职位。
如此理由,百姓们看来,十分的滑稽,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理由,李牧什么都好,在他们心中。
而三皇子不过是新任的皇帝而已,就连先皇都十分看重的一个大将,三皇子凭什么要罢黜。
想到这些,百姓们便是越发的动荡了,皆是走上了街头,反对新皇的这个决定。
若是先皇还在的话,绝对不会做出如初决策的,三皇子还美曰其名是先皇诏书的决定。
如此理由,更是没有丝毫的说服力,百姓们可都是知道的,赵武灵皇对于李牧十分看重,封他做镇国神将。
又怎么会轻易的罢黜李牧呢,如此诏书,一定是假的,毕竟百姓们可都是知道的,三皇子平庸无能,丝毫得不到先皇的看重。
听闻民间有暴动,此番才刚刚退早朝,三皇子则是跟郭开和另外一个老臣一同在他的寝宫当中。
才当上皇帝,这种万人敬仰的感觉,着实是令三皇子十分受用,尤其是刚刚,他大手一挥,说斩就斩。
如此感觉,之前当皇子的时候可是一点也无法感受的,皇子可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此番,三皇子一脸稚嫩的脸上故作威严,倒是令人忍俊不禁,对此,郭开倒是没有什么表示。
“郭大人,你的计谋着实厉害,那些老臣们一听诏书,立即不敢反驳了,太好使了。”
郭开淡淡的撇了三皇子一眼道:“陛下,以后日子还长着,有我给你出谋划策,你放心就是了。”
大隋天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