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谁的创意(1 / 1)

()兵出奇谋,真定之战,三战告捷,迫使洪武硕果仅存的老侯爷耿炳文退守坚城。此一战,斩首三万余,缴获马匹粮草辎重无数,成就他当代第一战将的荣耀。

诡计夺大宁,胁迫宁王朱权随他靖难,朵颜三卫五六万蒙古铁骑纳入麾下。郑村坝、白河沟两次大战,朱棣身先士卒,凭借朱允炆的免死令左右冲突,以弱胜强,击败带兵六十万的曹国公李景隆。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直达济南。

可恨铁铉、盛庸,固守待援巧用太祖威名,前后历时三个月,让朱棣破济南美梦成为泡影,迫不得已退回北平。

两年多的战争,朱棣怀疑过、动摇过、失败过,他都坚持下来,深陷李景隆大军中,他接近死亡;在瞿能的马前,他接近死亡;在平安的槊下,他接近死亡;但是最后胜利的荣光都属于他,属于未来的大明之主——朱棣。

以前的种种困难,都没有让朱棣屈服,可是,眼前这的这座沧州城,让朱棣异常憋屈,憋屈的没法用语言表达。

济南退败,他这没有申领牌照的军事行动不敢久守不动,以攻代守才是唯一的选择。南军倒品字形格局严重威胁北平安全,经过慎重比较,选择沧州为突破口。为了迷惑南军,朱棣煞费苦心,声北击南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军沧州。

本想着沧州守将徐凯,勇猛有余智略不足,沧州城防破坏严重,时值寒冬,冻土筑城容易攻破,只要大军抵达,徐凯仓促应战,一日只内定会攻破沧州,破掉盛庸品字形防线。沧州城破之后,德州盛庸、定州平安就不足为惧。

可是,千算万算就没有算到当日弃军南逃,独骑入京的刘真会被大侄子朱允炆再次启用,而且秘密派到沧州,协助徐凯守城。猛将和智将的组合,让沧州城防能力提升不少。

因为徐凯、刘真并没有把所有守军都派去筑城,而是随时保持战斗准备,让朱棣设想中的快速突袭战变成攻坚战。最让朱棣憋屈的是,城头的那些伸出城墙的木架子,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就是一个巧妙的想法,让攻城的难度增加八成,攻城的伤亡增加一倍。若是没有那些木架子,就算徐凯勇猛,刘真智勇,想凭借南军两年屡败屡战的成绩,攻破沧州也就是一两天的事。

朱棣两日来,指挥燕军团团包围沧州,四面强攻,死伤近万余人,沧州城依旧屹立不倒。那些做工粗糙的木架子,真的有那么神吗?这是新任兵部尚书,他的小舅子徐辉祖的智略吗?或者是他岳父,大明一代战神徐达的杰作?

朱棣坐在马上,看着燕军一队队的扛着云梯,几十人一队往城头爬,为了给城头木架绑上绳索,就要付出上百人的生命,即便木架被拉倒,木架落下城头,还会砸伤砸死不少燕军,这每一个士兵的死伤,都让朱棣一阵接一阵的心疼。

“李彬、徐理有军报传来吗?”朱棣明知故问的询问身边两位将领,只是用来缓解此时的愤怒和憋屈。

“回禀王爷,没有传来消息。”左边的张玉向朱棣回答。

“世美,沧州城之战,如此艰难,三军浴血奋战两日多,死伤无数,还是不能攻破沧州,是本王之过呀!”朱棣不由的是发出心中的懊悔之意。

张玉、朱能作为朱棣心腹的将领,才有机会看到最真实的朱棣,没有太多王爷的架子,信任将领爱惜兵卒,得到身边将领的拥护爱戴,如此才能让北平诸多卫所指挥使不战而降,兵不刃血就收编几万朝廷兵马。正因为如此,看到打沧州久战无功,士卒殒命,才有自责的话语。

“王爷莫要自责,胜败兵家常事,只是未料到沧州城能制造此等闻所未闻,兵书不载的守城器械。今日攻城伤亡很大,是末将进言不当,请王爷责罚!”张玉在马上拱手行礼,面带愧色,向燕王朱棣请罪。

五十多岁的张玉,端坐白色战马上,身着银盔银甲,腰杆笔直,两寸长的花白胡须在寒风中飘舞。半百之人,勇猛不减当年,智略带兵更显稳重,治军整肃,屹如山岳,是朱棣身边最为倚重的领兵将领。

张玉为河南开封人,元末担任河南路枢密知院,元亡后随蒙古人远逃漠北。洪武十八年归降大明,后来跟随凉国公蓝玉出塞北伐,至捕鱼儿海,以战功授济南卫副千户,累官至燕王府左护卫指挥,为朱棣手下第一大将。每逢战事,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朱棣起兵以后,张玉挥师征讨,克蓟州、夺遵化不费吹灰之力。真定之战打败老将耿炳文,其后两败李景隆数十万大军,张玉功不可没。

可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在沧州城外,堪称大明第二强的君臣军事组合吃瘪啦。沧州接连攻击两天,有死伤没功劳,张玉才提出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不惜伤亡破坏城头木架。

不曾料到,为一些成本非常低的木架,要付出这么多的兵卒性命,作为献策之人的张玉,一张老脸也是挂不住,朱棣自责进军决策失误,张玉也不得不担下献策不佳的过错。

“王爷,张将军破城之策,虽有不足,也是尽臣下本分。今日之势,我燕军只可强攻,不可后退,请王爷明察。”左边的朱能,听着朱棣张玉两人言语,少了进攻勇气多了气馁颓废,就以形势为藉口,开导燕军的最高统帅。

“士弘言之有理,是本王失态。前有济南就困无功,若是我等在不能拿下沧州,南下靖难就更加艰难。”朱棣一改刚才不虞之色,朗声说道,把满腹的懊恼全部随着马鞭的挥舞扔到空中。“世美之策虽然多有伤亡,不过也算是此时最佳攻城策略,你也不必悔恨。”

“末将遵命!”张玉也是朗声回答,君臣三人相对苦笑一阵,在继续关注攻城战事。

此时正是刘真眼看着没有办法阻止燕军破坏‘城檐’的时刻,一段城檐木架被拉下城头,燕军又一次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传令李彬、徐理,攻上城头第一人者,封千户侯赏银万两!”朱棣对着身边传令兵下达奖赏王命,传令兵催动战马背后鲜红三角令旗舞动,向着城下飞驰,把朱棣的奖赏令告知全军。

此刻战斗就是在拼一股韧劲,双方谁能多坚持一会,谁就有胜利的希望。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悬赏王命传达以后,燕军就像疲惫之人抽了大烟一样,再次充满战斗的力气,沧州城头守卫的压力骤然增加。

燕军攻城气势增大以后,朱棣张玉朱能等人略微轻松一点。朱棣握着马鞭,遥指城头木架,问道:“世美、士弘,你们猜猜,城头那些逆天木架,出自谁人?”

朱棣此问,当然不是问是谁制作的,而是谁设计出这样的逆天守城器械。朱能略作思考后说道:“王爷,末将以为,应该是新任兵部尚书、魏国公徐辉祖想出来的,除了他,末将想不到第二个人。”

“魏国公徐辉祖,本王的小舅子,刚三十出头,皇上就敢让他出任兵部尚书,真是昏了头。本王以为,我大明功勋之后,以徐辉祖、徐增寿最有才能,假以时日可以成为大明守国开疆之良将。不过他们两个没有带过兵更没有守过城,未曾有血杀生死历练,如此天才之作,绝对不是他的手笔。”朱棣作为徐辉祖的姐夫,做出这样的判断非常肯定。怎么说不管是作为姐夫,还是作为有野心的藩王,对于朝廷有潜质的将领了解比朱能更胜一筹。

“王爷,如果不是徐辉祖,也许是中山王徐达留下遗策?”张玉说出他的猜想,不过非常的不自信。

徐达战绩彪炳,大明上到君主藩王,下到小旗兵卒,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中高层军官,仰慕徐达者多如过江之鲫,更有甚者能细说徐达自从随太祖起事以来的大小战事,兵马战事杀伤俘获如数家珍。恰巧张玉就是这样一个非常仰慕徐达的粉丝,可是他也没有听说过徐达有过这样的守城神器,只好不自信的说成“遗策”。

“大明开国,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居功至伟,可谓大明双壁。可是中山王一生征战,多攻伐而少守城。本王随中山王镇守北平多年,军事上向多有请教,可谓是亦父亦师,从来没有听中山王提过这样的守城策略。中山王薨后,王妃作为长女,当年亲手整理遗物,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手札遗稿。想来也不是中山王、开平王等人的杰作。”朱棣再次否决张玉的猜想,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张玉也没法争辩,一个粉丝当然没有女婿兼学生知道的多。

“难道是耿炳文?”

“是盛庸?平安?刘真?”张玉、朱能一次的说出猜想中有可能的人,说道最后,他们都觉得没有可能。

朱棣对这些猜想都一一摇头否决,整个大明,老一代新一代,有名气的没名气的将领,朱棣都筛过几遍,还是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发明出这种变态的守城器械。

不是善攻的徐达、常遇春,也不是善守的耿炳文,更不是新一代将星徐辉祖、耿瓛,更加不可能是军中中坚的盛庸、徐凯、刘真。到底会是谁,难道是南京城中那个废物侄子?

扯淡,那个废物点心,除了和方孝孺谈古论今、说礼讲仁以外,还能会点什么?他就是一个浪费粮食的米虫,一个迂腐的书呆子,一个父亲看走眼的文臣傀儡。

猜想到朱允炆,朱棣都觉得荒唐,可是这个猜想又让朱棣不能向对其他人那样,决然的否决,他性格中类似强迫症的狐疑特点表现出来,万一是哪个他认为的废物点心侄子弄出来的东西,那么这条“靖难”之路会走向何方。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_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全文免费阅读_第57章:谁的创意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无敌古仙医叶飞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主角霍海云晴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云晴霍海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