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HAYA,《苍狼大地》。
唱得很好,编曲和旋律都很不错,但歌词似乎翻译有问题?虽然以前没听过,但感觉似乎有蒙语版。
无论如何,歌词听起来填得不对劲儿,拖了后腿儿。结果就是整体听起来越来越凌乱了。
甚至,那一句“我曾经听说过,游牧人是大陆的主人”,对于湖南的听众来说,会不会成为毒点呢?
第二个。黄致列,《那个人》。
就年轻歌手来说,有这样的水平挺不错了。但这种风格,实在让人与上过这节目的洋葱玮联想在一起。
并且,是弱化版的。
翻译过来的歌词,意思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很小资的直线的心绪,这给歌手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实际听来,离歌唱家的境界还颇有距离。并且,那编排到后半部分,无论是吟还是唱,都给人冗余的感觉。
第三个。李纹,《想念你》。
虽然说是独特的唱腔,但在这个舞台上的表现,却委实不如一些粉的吹嘘。
整首歌唱下来,情感形象的塑造到处是断裂的迹象,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同时,选择哈林的作品,往往存在一个风险——歌词的质量差旋律太远。
当然,作为一个更多发展于欧美音乐圈的歌手,在选歌的倾向上如此,倒也似乎理所当然。这里就是一个案例。
也许是选歌的锅,也许是人老水平不复巅峰,也许是紧张,也许……已没有也许。
第四个。李克勤,《雾之恋》。
第一次听这首歌。感觉歌的质量有些平庸了,香港那个年代的填词风格嘛,呵呵。
李克勤的演唱听起来,没有硬唱功的问题,却只是到位,甚至还不如范晓萱唱《我要我们在一起》那么到位。
听他唱到后半,总感觉,他和张学友的差距,好大。
第五个。赵传,《爱要怎么说出口》。
似乎开唱时有些紧张?不知道是调音师的锅还是唱得不好,听起来演唱和伴奏在两个位置。毕竟,电视里放出来的声音,不敢随便相信就是真真的真相。
而且……终究还是有些老了……高音不如当初游刃有余了。
乐评人说他“和第一遍一样”……只能说,要么他睁眼说瞎话,要么录音师扣扣工资?
第六个。关喆,《如果分开我也爱你》。
言简意赅地说,就歌手的身份,关喆大约是弱化版的黄丽玲吧……
第2季的张杰在决赛时从之前的“我能这么唱”成熟到“我想这么唱”,不知道这一季的他,会不会在比赛中逐渐成熟呢?
毕竟,他们的岁数差不多。
第七个。徐佳莹,《失落沙洲》。
虽然当她唱《身骑白马》时就非常看好她,但这歌是第一次听。
感觉她也很紧张。
在这一期里,她自己唱自己的歌,歌曲整体的一致和谐比之前出场的歌手都好,这大约算是创作歌手的天然强项。
一些地方听起来似乎旋律适合上扬,她却下降处理了,却仍然成立。不知道是本是如此还是这次唱的时候的变化,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妥协?
无论如何,硬唱功是短版,但相比关喆这样的歌手,她在音乐初衷上已经领先了很多了。
听歌的时候,恍惚想起了当年的郁冬。
希望她能好好成长起来,别局限在市井之中,别到头来只是一个加强版的陈绮贞,也别像范晓萱那样得抑郁症……现在的湾湾的社会环境,只会消磨人才。
当然,作为歌手,还是先好好磨练硬唱功吧!
第八个。苏见信,《告别的时代》。
出现了和赵传一样的问题——歌声和伴奏在两个位置,大约,真是调音师的锅了?
或者,是电视上放的录音,在音轨处理时出问题了?
这次演唱就不多说了,看下一期再谈吧……
最后粗略来一个第一遍听之后的排名?
一档
1HAYA(如果考虑那歌词的尿性,那就是最后)
2徐佳莹
二档
3赵传(甩部分锅给调音师)
4苏见信(甩部分锅给调音师)
三档
5黄致列
6李克勤
四档
7李纹
8关喆
小结:
这一期的整体质量,比较让人失望。
徐佳莹的第一非常合理,但那不是因为她有多好,而是对手各自的问题太多。她的紧张,她的硬唱功的缺陷,都是让人可惜的。
相比之下,李克勤仿佛唱歌机器;黄致列的歌曲编排有冗;赵传、苏见信或许是自己唱砸了或许是被调音师和录音师坑了也或许两者兼有(作为电视观众无法得知真相);HAYA那残念的歌词对整体的破坏从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严重地说,稍微有历史常识的汉族人在听到“我曾经听说过,游牧人是大陆的主人”时,没呵呵她一脸就算是客气的了);至于关喆,连两年前的张杰都不如,就像多年习武之人认为习武是为了打打杀杀——这个舞台对于他来说,还有境界的距离,只不过这一期大家都没唱好,所以可能死得不那么突出。
倒是李纹的情况,与众不同。
内投第一,票选第六,看起来反差强烈,但其实也不奇怪。作为半即兴演唱,这种表演方式在难度上就和其他对手不在一个档次,换句话说,李纹的纯音乐素养吊打这一期所有对手。这也是她被内投第一的原因。专业的人都是识货的。
然而,这不是让听众认同的全部要素。
关于流行音乐演唱效果的上下限,我颇早之前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
下限:调音>录音>现场>即兴
上限:调音<录音<现场<即兴
即兴的表演方式,可以说是流行音乐演唱效果,理论上的顶点。这些年来,国内的综艺音乐节目里,李纹这样的半即兴演唱,算是第一次?
从难度或者说逼格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十年磨一剑和无招胜有招的差距。
但是,普通听众不懂也不需要懂你这样那样演唱的难度和逼格,他们需要也只需要感受你唱出来的效果。
就目前我所知的流行音乐(在某些人眼里,算是广义的流行音乐吧)来说,能够即兴演唱并成立的歌手,无不是艺术家的水平。但他们更多的是无歌词吟唱,而非含歌词的演唱。大约是术业有专攻,擅长音乐的音乐家关于歌词或者说文学的水平,往往与他们的音乐水平并不匹配。能够在词曲唱的素养上都到达艺术级的歌手,全世界也寥寥。更别说即兴的艺术级了。不妨打个比喻——苏东坡喝醉了,望着月亮,按着已有的旋律或者说词牌,即兴唱出了《明月几时有》(当然是水调歌头的旋律,而不是邓丽君在几十年前监制的版本),这就是侧重于歌词的即兴流行音乐的例子。
对于一般人来说,东坡之才可望不可及,而那些能够即兴吟唱的艺术家之才,同样如此。(虽然,这种人的作品往往被混饭吃的弱鸡说成是实验音乐,然后扫到流行音乐的范畴之外)
回到这一期李纹的演唱。李纹选择了翻唱哈林的作品。哈林本就是长于旋律而短于歌词,李纹自身也是如此。有歌词存在,并且质量在拖后腿儿,李纹的演绎也是从她对旋律的掌控出发,而没有顾及歌词的含义(虽然这歌歌词的含义本就谈不上啥深度),结果就是整体的效果到处都存在问题。
在欧美,这样的表演或许能算成功,但在文学积淀丰厚的中国,听众却会觉得莫名的不对劲儿了。自然,多数听众也就不可能把票投给她了。
也许,李纹在之后几期选一些歌词水平比较高或者无歌词的作品来唱,她会在这一季形成碾压之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