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回来之后的这场演练,所有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直以喷子形象出现的魏征突然变成了对外扩张的急先锋,让很多人都觉得意外。
其激进的态度,让尉迟老傻这个整天喊着无聊,要打仗才能活的家伙都自愧不如。
尉迟老傻只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自然不如魏征为了大唐利益而对外扩张的态度来得猛烈。
当魏征那番从来未变过,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利益的宣言出来之后,所有人都觉得正常了。
当然不变的是魏征的本心,变的是他的行为。
李二从试探中得知了臣子的态度,也是龙颜大悦。
至于尉迟老傻,老程,老秦则是亲眼目睹了燧发枪的威力,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也是心满意足。
文官们,这场演练也将成为他们以后做出判断的依据。
而秦墨则是从魏征变法中察觉到,愿意为这个民族谋划的人不止是他一人,虽然其他人没有他这般厉害。
但至少让他产生了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这让他充满了斗志。
回到秦府,秦墨就此闭关不出,他要时间理一下头绪,大唐在他看来,有着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但是轻急缓重要分清楚。
直到天色有了变化,秦墨才高兴起来。
贞观二年以来。
关中大旱,滴雨未下。
土地干裂,虽然蝗灾被大唐百姓给吃没了,但是干旱依旧令粮食欠收。
不过经过秦墨的神操作,关中的粮价已经稳定下来,百姓也不会再衣食无着了。
根据秦墨从网络上查到的知识,明年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但现在关中很需要一场雨。
不仅所有的百姓都在盼着,秦墨也在盼着。
玉米土豆已经收获了,尤其是玉米,扩展的速度是极快的,一亩地收获的玉米能够扩张到亩。
玉米种子已经晾晒完毕了,只等着一场雨就可以种下了。
接下来的种植面积将扩张到三万亩,不是此前的亩地可以比拟的。
地少可以让农户挑水,但是万亩,这得耗用多少的人力物力。
时间进入八月。
关中的天空上云层越来越多,水汽在凝聚。(b)
有云才能有雨,这是常识。
钦天监的监丞李淳风说,关中八月有雨。
于是这话传出来之后,百姓们都期待起来。
迷信的老人家在家里拜神,祈求老天爷一定要下一场大雨,缓解旱灾。
云层越聚越多,关中响起了久违的雷声。
人生有三大喜,其中一喜就是久旱逢甘霖。
八月初十这天。
雷声不绝,不久,大雨倾盆。
“这是一场及时雨。”秦墨大笑。
老秦道,“玉米要播种了。”
干裂的田地变得湿润,干涸的河流开始流淌。
“下雨了。”
“下雨了。”
长安城的百姓喜悦的从家里奔出,跑到街上,无数人为之疯狂。
“终于下雨了。”
李二大喜,从丽正殿里奔出来。
蝗灾之后,并不意味着灾害已经结束,相反,这只是更加残酷的开始。
如果无雨,地里无法种植粮食,大唐面临的危机比蝗灾更加严重,那将是真正的颗粒无收,关中数百万人口,以朝廷的存粮也是捉襟见肘。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变故更加严重,别的不说,粮食的价格肯定会崩盘。
这并不止是粮食的问题,更是信心的问题。
这场雨一下,给大唐的君臣,百姓都带来了信心。
使他们相信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朝廷上下皆是松了一口气。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到关中下雨的。
如果五姓七望还在,他们一定不希望下雨。
但是他们已经被肃清了。
所以现在见不得大唐好的就只有大唐的外敌了。
突厥人,高句丽人,吐蕃人。
他们都与大唐有争端,大唐弱,则他们强,自然是巴不得大唐滴雨不下,连年灾害。
“天不佑突厥!”下雨后,颉利的使者失声痛哭。
大唐对突利的援助已经改变了双方之间的态势,而羊毛的贸易更是使突利的实力大增,使他们羡慕嫉妒恨。
和突厥人有同样声音的还有吐蕃人和高句丽人,只不过他们也只敢躲在黑暗中抱怨。
他们不喜欢下雨,但偏偏下起了大雨。
于是他们希望这场雨很快停下来,然而看这势头,可以下到深夜。
突厥人,高句丽人,吐蕃人皆是对这场雨深恶痛绝。
雨中响起了蟾蜍的叫声,这是多么的悦耳。
“宣秦墨进宫。”
雨未停。
李二却已迫不及待的要宣秦墨进宫。
丽正殿。
李二一家字都在殿内赏雨。
大雨滂沱,秦墨的衣服都被打湿了。
“参见陛下,娘娘。”
秦墨向李二和长孙皇后行礼。
“免礼。”
李二摆手,脸上堆着笑意。
李丽质来到秦墨身边,用手帕给秦墨擦水,“秦大郎,你的衣服都湿透了,怎么不等雨停了再来?”
秦墨看向李二,不是他不想等雨停,而是李二催得太急了。
李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秦墨,你到炉子边烤一下衣服。”
“这场雨一下,朕心头的石头就落下来了。”李二如释重负的道。
这场干旱的时间之长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的一些心情,希望能够与秦墨分享。
秦墨笑道,“连上天都站在陛下一边。”
李丽质如同一个贤惠的小妻子在秦墨身边认真的擦着水。
李二道,“这场雨下来,玉米就可以播种了。”
玉米的种植是李二现在的头号大事,土豆的扩张需要几年,而玉米如果顺利,明年的第二季就将扩散到整个大唐。
亩产十石的产量足以让所有的百姓都摆脱饥饿。
虽然查抄了五姓七望的家产,大唐的国库前所未有的富裕,但粮食才是一切都根本。
火炉上,李二一家子在烤着玉米,空气中散发出玉米香甜的味道。
这是一场及时雨。。笔趣库.
大唐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