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正月二十从长安出发,前往朔方,打完梁师都,打突厥,在朔方待了一个多月,才返回长安。
因为没有时限,所以秦墨没有向去时那样急行军,而是缓缓而行。
去时冰雪阻路,回来的时候,陇右的冰雪已融,大地一片绿色,春意盎然,万物勃发,不时还有小雨。
然而当进入关中之后,却是另一副场景。
冬季的时候,关中没有下雪,自然也没有足够的水流。
所过之处,河流干涸,土地干裂。
庄稼枯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秦墨虽然没有亲自种植过粮食,但是这些庄稼一看就会减产。
“大旱之年呐!”
秦墨“五八三”长叹。
谁说中华地大物博的,他看到的西北之地却是无比的贫瘠。
而且旱涝灾害严重,生存不易。
大唐现在的人口还少,若是开发南方,足够百姓生存。
但前提是土地没有兼并到少数人的手里。
提高粮食产量,向穷苦百姓贷款都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
进了关中,秦墨走得极慢,细细的观察着干旱的情况,并记录下来,然后用快马向李二汇报。
看见在土地上劳作的百姓,秦墨让军队留下,带着薛仁贵和几名亲卫去询问百姓旱情。
“老人家,如今旱情严重,庄稼家会减产多少?”秦墨询问田中劳作的老农。
“你是?”看见秦墨身边跟着军士,老农心有疑虑。
薛仁贵道,“这是朝廷的蓝田侯。”
“参加侯爷。”老农一家向秦墨抱拳。
“不必多礼,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老农叹道,“今年天气大旱,还未下滴雨,庄稼最少会减产五成?”
“减五成这么多?”秦墨一惊。
他想到会减产,但是没有想到如如此严重,以现在的产量,减产五成百姓几乎吃不饱了,即使没有蝗灾,百姓也要沦为灾民。
若加上蝗虫,粮食产量能够剩下两吃成就不错了。
不过这次李二得了秦墨的提醒,有足够的粮食来赈灾,百姓不必再流离失所了。
“老丈家中可有存粮?”秦墨问道,“若是粮食欠收,能够支持多久?”
老农叹息道,“旱情从去年持续到今年,家中只有一月存粮,家中人口众多,只能喝稀了,孙儿饿得半夜哭醒。”
说完,老农把秦墨迎进家里,把米缸打开给秦墨看。
只有两缸米,老农夫妻二人,还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五个孙儿,单靠这点粮食还不足以让全家度过灾难。
秦墨的心情沉入了谷底,百姓的处境比想象的更为艰难。
“老婆子,去烧水。。”
老农妻子从水井里打水,打起来的水都是浑浊的。
“天气大旱,连水井都快干了。”老农叹道。
大旱之年,仓空井空。
秦墨无奈叹息。
“陛下为体恤百姓,每个县里都有皇家银行,可为百姓提供低息贷款,年息只有一成,老丈可知道?”秦墨问道。
这个低息贷款,自然是为了能够让百姓有活命的机会,不至于卖儿卖女,而且现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卖儿卖女只怕也不管用了。
没有了奴籍,富人也买不了家奴婢,现在都是雇佣了。
老农吃惊道,“还有这事?村南的王老爷给百姓放的印子钱利钱都要四成。”
秦墨眉头一皱,他收到的消息是所有的县都有皇家银行了,但是为何这老农不知道?
难道是有人故意欺瞒?
搞这皇家银行出来,本身就是为了防止百姓去借印子钱,避免土地兼并,但是现在看来效果不给力。
秦墨心中涌起怒意。
“难道没有官府之人前来宣传皇家银行之事吗?”
老农摇头。
他的大儿子却道,“有的,父亲有所不知,去年有几个衙役来村里宣传那什么银行,但是他们名声不好,大伙担心他们是骗人,把他们赶走了.........”
秦墨哭笑不得,他给老农留下几袋粮食,并嘱托他如果没有钱就去找县城找皇家银行借钱,那是陛下的银行,童叟无欺。
老农并不是特例,秦墨每过一地,都询问当地旱情,百姓的情况和老农也是大同小异,更甚者,有百姓已经吃光了家中的粮食,无以为继了。
好在像老农村子不知道皇家银行的乌龙却是没有再发生,当地的官府还算作为,百姓都知道了皇家银行的存在,支持不下去的百姓,向皇家银行借款,赢得了残喘之机。
但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皇家银行的钱再多也顶不住,因为粮价已经开始上涨了。
秦墨给李二写了一份急报,告诉李二大旱之年,百姓已经是仓空井空,必须要马上赈灾。
然后让信使快马送去长安。
李二接到秦墨的奏报,也是大吃一惊,把老阴货叫来,“这是秦墨的急报,灾情比预计的要严重,现在许多百姓已经是无以为继了,让朕马上赈灾。”
老阴货看到奏报,也是眉头.很吃惊,“为何地方官员没有奏报?”
李二道,“事不临头,他们都不会紧张。”
老阴货道,“此前,秦墨用陛下的钱购置了一批粮食,却是可以运到各处,一旦发生灾荒,就可以马上投入赈灾,免得蝗灾发生之后手忙脚乱。”
“此事交由你去办。”
“是。”
李二拿起秦墨的密报,喃喃自语,“大旱之年,仓空井空,有些人已经按捺不住要搞事了。”
飞骑收集到的情报,让李二大动肝火,杀意凛然。
五姓七望之间的联络频繁,粮商们也是蠢蠢欲动。
灾难当头,你们却是不顾天下百姓死活,莫不是当朕的屠刀不利?。笔趣库.
大唐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