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也笑着,“大姐,我那是见到的多了,习惯了!”
“对啊,所以咱们女人,也要出来见见世面。”
“嗯!”
冉秋叶应了一声,随后两人了会儿家常,杨涛感觉自己在这有点多余。
好在时间不长,等冉秋叶熟络了,便开始进入正题。
“大姐,这是我们杨家庄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周边村子的调查情况。”
“这是四九城周围其他村子的意愿,经过这几的交流,周围村子里很多人对孩子上学并不抵触,不少村子更是盼望着建立学校…”
冉秋叶从包里取出自己整理的资料,一份份交给大姐。
大姐听了立刻接过认真看起来。
约莫半时,大姐将资料报告看完,大体情况已经了解。
首先这杨家庄学的情况很不错,扩建教室,增加老师,想方设法的为孩子提供学习环境,这在城里有上级支持不算啥,可在农村普遍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这地步,很是难得。
然后是其他村子的情况,总体来,想要上学的,还是占据主要的!
而且从这份文件上罗列的村子以及不少出现的人名,可以看出,冉秋叶是用心了。
“很不错,有这两份报告,可以让我们对农村教育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你做的很好!”
听到夸奖,冉秋叶赶紧摇头,“这多亏了同志们的配合,不然我也做不好。”
“嗯!跟我,你觉得,这些需求,我们应该怎么办?”
大姐将资料放下,然后认真的问道。
冉秋叶有些拿不准,本能的看向杨涛,哪知杨涛竟然看着搪瓷缸子根本不看她。
回头看到大姐肯定的目光,冉秋叶沉下心来,随后开口,“大姐,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应该建立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嗯!为什么?”
冉秋叶静下心来,想到平日里跟杨涛探讨的教育情况,组织一番后,缓缓开口,“国家经济建设离不开工人,现在许多成年人都去夜校学习,增长见识好建设革命。更何况是孩子呢?”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我觉得,不读书识字,将来连个图纸都看不懂,怎么成为工人建设国家。”
“不识数,怎么管理队伍,提高生产?”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教育,能够识文断字,才能了解历史,才能展望未来。”
“不然,他们这辈子都被土栓着,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朝气!”
“所以,我希望能够给很多孩子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改变命阅机会!”
到最后,冉秋叶越发肯定自己的判断,这让大姐频频点头,很是满意。
“好,很好!”
“你能这样想,还能这么做就很好!”
随后大姐又看了下杨涛,对方只是听着,这才看向冉秋叶,“秋叶!”
“如果让你来做这件事,你觉得该怎么下手?”
话音落下,刚才还一副信心满满的冉秋叶,顿时有些错愕。
“我?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好好教学,让更多的孩子进入教室!”
冉秋叶想不明白怎么做,便实话实,颇有些自责!
对此大姐并没有失望的意思。
很多人能够将事情做好,但前提是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冉秋叶就是这样的人。
并不是这种人不好,相反能够将事情一丝不苟的完成,本身就是件了不得的事。
在她眼里,这比那些明知道怎么做却不去做的人,强多了。
“你家媳妇有困难,你不两句?”
话题一转,大姐看向杨涛,很是隔壁。
杨涛尴尬笑笑,刚才他可是一直听着呢。
见冉秋叶也看过来,这才开口,“那个,我个人觉得,现在全面推广有些困难的话,那就先搞个试点,然后带动其他地方,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大姐您也知道,我们杨家庄联合几个村子做的农庄,这些年一直都在培育杨村一号,别的不,单单棒子面,周围几个村子里都成了余粮村。”
这些年高产玉米的出现让华夏比起历史上多出了许多粮食,农村面临的困境也比同期好了许多。
起码这次冉秋叶调查的资料显示,四九城周围的几个村子,因为杂交玉米的出现,已经成了余粮村。
“具体的话,就可以根据当地的诉求,考察当地的情况,挑选一两个点建立学校,就跟工厂开分厂似的。”
杨涛的没太多新意,只要有过管理经验的人都会想到,就是不知道敢不敢,能不能做了。
后世的先富带动后富不也是特殊时期提出来的吗?
最终效果先不咋样,起码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冉秋叶在一旁听了立马会意,这跟杨家庄学当初建立的模式一个样,从一间教室一个老师渐渐扩大起来,渐渐发展起来…
大姐在一旁听了默默点头,对于高产玉米的情况她了解不少,西北大规模的育种,除了用来出口联邦换取资源外汇,剩下的国内也在积极推广。
这让国内,尤其是北方的粮食收成逐年增加。
见杨涛完,大姐再次看向冉秋叶。
“这办法有了,我想建议让你来带头,推动这件事。”
“你别急着拒绝,让你来做,是因为你有几层的经验,也做过调查,了解下面的情况。”
“不至于派个不熟悉的人,两眼一抹黑,弄巧成拙,对吧!”
大姐拉过冉秋叶的手,认真着。
冉秋叶沉默着,然后看向杨涛。
杨涛当然希望冉秋叶有个更好的职业方向,迅速点头。
“好,我,尽力做好!”
“我觉得你肯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