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咨询室一开,明廷要做的事情数量便直线上升。
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本以为是小事却很快发现原来是大事的事情也好,堆得如山一般高,很快突破朝廷承受量的总和。
官员们承受不住的同时,苏咏霖也有点承受不住庞大的工作量。
于是他不得不为自己正式设置一个辅助处理工作的办公室团队,帮助自己将政务类型归纳总结,分出个轻重缓急,以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事到如今,苏咏霖也算是明白朱棣为什么要设置内阁这样的存在来为自己减轻工作负担了。
确实是很现实的需求。
朱元璋打败了宰相,实现了皇权的唯我独尊,所以作为继承者的朱棣当然不会选择把到手的权力还给宰相,但是他又很累,没有朱元璋那么强悍的精力和工作能力,也只能另辟蹊径。
而内阁就是这个“蹊径”。
如今在苏咏霖这边,国家还是有宰相的——
赵作良作为尚书省首脑,就是名义上的宰相。
只是苏咏霖威望太高,赵作良又是他的亲戚,所以两人不分彼此,所有权力归苏咏霖,赵作良就是苏咏霖的“分身”。
苏咏霖在之后有一系列的改革计划,目前没有推行的条件,但是需要办的事情一样很多,所以他也决定设一个顾问性质的内阁辅助自己处理政务。
原先总务局时期有个秘书处承担这样的指责,时过境迁,秘书处没了,内阁应运而生。
一群年轻精干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人被苏咏霖亲自挑选,编入内阁之中,成为他的私人秘书。
有了内阁,苏咏霖办理政务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跑腿办事也有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所以在政务陡然增加的档口,他还是扛住了。
他扛住了,朝廷就扛得住,朝廷扛得住,大明国就能扛得住。
大明国的政治改革其实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不管是朝廷范畴还是复兴会范畴。
只是因为苏咏霖在数个行省范围内发起大清洗运动之后已经彻底打倒了中原儒门士人,所以这一政治改革显得波澜不惊,没有阻碍。
至少在已经完成大清洗行动和革命行动的行省内一路畅通无阻。
不过中原地区的反动势力并非只有儒门士人。
关中地区,这个全大明国反动力量只比山东稍微弱一些的地区,是苏咏霖下一步要发起大清洗和革命行动的目标。
当初为了尽快攻克关中、把持住关中的军事门户,苏咏霖接纳了相当多的一批金国旧官僚,乃至于一些投降的金国将军也被苏咏霖接纳,并且允许他们保有军队。
立国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苏咏霖逐渐以高官厚禄笼络他们,继而以整军和军队改组为借口,让他们放弃军队。
没有一个皇帝能接受他们掌握有私人指挥的军队,这一点,苏咏霖觉得这群人都能明白。
苏咏霖给他们两个选择模式,一个是赵匡胤模式,一个是刘邦模式。
以张中彦为首,金国的旧军官们当然会顺应时代潮流,选择赵匡胤模式,而不会选择要人命的刘邦模式,那纯粹是脑袋不好。
他们接受了明廷的高官厚禄,放弃了军队的指挥权,以此换取政治上的宽容。
苏咏霖给了他们宽容,收走了他们的军队,给驻守关中的苏海生兵团好好地补充了一些精壮人手,增强了齐鲁兵团的实力。
而以张中彦为首的金国旧臣们自此过上了奢侈的退休生活,他们的后代则进入地方官府做事,作为明廷对他们的承诺。
放眼全国,关中地区旧官僚的比例也是最高的,甚至比山东还要高。
这当然也有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当初很多金国官员从关东逃脱之后都往关中地区逃跑,关中地区是他们最后的堡垒,他们对这里非常重视。
这也就导致战后,这里的旧势力遗存非常多。
而当时苏咏霖为了稳定,采取的是容忍政策,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苏咏霖对这样的情况隐忍了一段时间。
然而自从监控关中的天网军第四行动组在关中全面铺开以来,关中地区的黑料也就没少过。
洪武二年上半年的时候还好,下半年开始,黑料就开始增多,到了洪武三年上半年,黑料更多。
只是当时苏咏霖的精力集中在黄河工程上,没怎么太多关注,等黄河工程的事情告一段落,苏咏霖才发现关中的问题一点也不小。
因为人手匮乏的原因,关中地区的复兴会建设和司法建设落后于其他地区很多,除了西安、咸阳等一些大城市有设置复兴会分部和司法局之外,其他很多地方的行政都还维持着三年前的状态。
明帝国在这里的存在主要为军事存在,保证关中地区在军事上的安全,而政治存在还不是很明显,至少不让关东地区那么明显。
甚至于就算是现在的西夏在政治上都要比关中更加靠拢中都朝廷。
还有消息显示,西夏在关中被占据之后依然保护着一定规模的和南宋的商业贸易与政治往来,这其中和关中某些地方官员有没有关系,那也是值得考量的事情。
对这一情况苏咏霖十分清楚。
所以腾出手来之后,洪武三年的九月底十月初,苏咏霖研究了一番天网军第四行动组对关中地区的安全报告,觉得眼下的确是对关中地区开始下手的时候了。
有些事情什么时候做都不会觉得迟,只有明天做会感觉到迟。
至于官员匮乏的问题,苏咏霖还是要写信给辛弃疾,让正在主持军队合格士兵转业到地方的他再爆肝一阵子,多掉几根头发,为关中地区选拔一批优秀的基层官员,先把关中的基层拉起来。
上层建筑需要坚实的基层基础,苏咏霖做事素来更在意基层的安全。
基层安全了,稳定了,高层就不会出问题,要只是高层稳定,基层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永远都别小瞧官僚粉饰太平的能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而且苏咏霖估计就算自己不动手,关中那块儿也早就人心惶惶吓得要死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苏咏霖在山东、河南大搞反腐行动,乃至于在中央把他们的保护伞一扫而空的消息传到关中,关中官场的确是惊骇欲绝,吓得要死。
关中地区因为是最后被明帝国征服的,属于典型的后进生,所以压根儿就没人能进入真正的权力核心,以张中彦为代表,被封了太尉的虚职,有了虚名,是大明朝高官,也就算把关中本地人对付过去了。
而现在关中人看着山东河南的官僚死了一片,连中央朝廷都被搞死一片,千年山东不倒翁孔氏都被苏咏霖扬了,想着自己的事情要是被发现了,还不得全家奔地府见阎罗?
一群人吓得哟!
怎一个惊恐万分了得?
因为张中彦是金国旧官员群体中在明廷内地位最高的一个,每年元旦还会被邀请到中都参加宴会,和皇帝亲切交谈,所以很多心中有鬼的人都写信或者亲自来拜访张中彦。
张中彦在明帝国建立以后被苏咏霖赐宅于长安,所以他也居住在长安,他的儿子张符去军职,担任宁州知州,算是给了他一个交代。
居住在繁华的长安城内,对于张中彦来说也好过居住在欠发达的老家镇戎州。
更别说镇戎州从一开始就被明军驻扎,住在老家,会给他一种被明军就近监视的感觉,会觉得没有自由,不如居住在长安城那么有自由的感觉。
也因此,张中彦的消息还算是灵通,苏咏霖在关东一系列的行动,他都是关中地区第一批知道的人当中的一员。
而对于这件事情,张中彦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