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攻打赵国,秦军之猛,赵军也不弱。秦赵两军交战赵中都、西阳。赵国战败,赵中都、西阳被秦人占领。秦王嬴驷在咸阳宫得知捷报,大喜道:“我大秦将士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张仪恭贺道:“秦国有王上之英明,又有大秦将士用命。秦国,岂能不争霸诸侯。视天下诸侯如无物。”
秦王驷拿出一封国书,递给张仪笑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张仪接过文书观阅,拱手道:“天佑我秦国,臣恭贺王上得蜀国千里之地。”
“寡人用司马错之策,以司马错为将,都尉墨为副将,从金牛道而出,灭苴国,南下攻破蜀军葭萌关。蜀王拥兵十万,不战而开门纳降。”秦王驷神情激动道:“司马错用计之高,胆识之大。不足十月,灭了苴、蜀二国。司马错实乃将才也。”
“恭贺王上。”张仪笑道:“我们向东攻赵,得赵中都、西阳。向南灭苴、蜀两国。王上,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司马错之策,张相可还记得。”
“臣不敢忘。得巴蜀之地,以望楚。楚亡,天下安。”
“寡人灭了苴、蜀两国。接下来,寡人要夺取巴国之地。寡人坐拥秦川、苴、蜀、巴数千里之地。天下诸侯,安敢与我秦国争雄。张相啊!秦国一路走来,颇为艰难。能有今日之局面,实属不易。寡人想起走过的每一步,皆是热泪盈眶啊!”
“巴国位于大江大河,群山之中。东临楚地,西依蜀国。”张仪指着堪舆图道:“我国得了巴国,将秦地、苴、蜀、巴,连成一片。我秦国坐拥之地,乃有数千里。王上,臣建议让司马错攻灭巴国,以望楚地。”
“寡人也是这个意思。故而,派遣嬴麋领兵一万,前去支援司马错。巴蜀之地,寡人笑纳了。”
“我们得巴蜀之地,楚国势必不会甘心的。”张仪皱眉道:“臣建议,我们继续攻打赵国。夺取赵国旧都晋阳。我国得赵国晋阳,向东依望赵都邯郸。向南亦可观韩魏两国。”
“中都、西阳一战,我军亦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赵君那小子,继位之初,胆敢以一国之力,对抗齐秦魏楚燕五国。赵君安会臣服我秦国。赵国是硬骨头。我们继续打下去,会深陷其中。即便得了赵国的晋阳,我国也会付出惨重地代价。得晋阳,我国便与赵国结下死仇,在无机会出函谷与诸侯争长短。”
“赵国不服,我们打得他臣服。”
“赵国我们已经敲打了,也取了赵中都、西阳。”嬴驷指着西境、北境道:“义渠国死而复生,卷土重来。西戎也是蠢蠢欲动,欲攻我秦国。寡人在和赵国开战,结下梁子。赵国联合韩魏共击我秦国。秦国的局势不乐观啊!”
“王上,不打算继续攻打赵国了。”
“攻赵一事,先缓一缓。”秦王驷续道:“寡人以庶长操为将,出兵横扫义渠。寡人要义渠境内寸草不生,十年内不敢南下觊觎我大秦的土地。”
“我们攻打义渠、西戎,向南兼并巴蜀两国。”张仪思之又道:“王上,臣建议出兵攻打韩国,混淆中原诸侯视听。”
“张相所言深符寡人之意。”秦王驷指着韩国,“寡人得巴蜀,以窥楚地。秦楚两国有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秦国和楚国开战,决不能让楚韩魏三国走在一起。寡人敲打韩魏,便是要他们忌惮我秦国。”
张仪问道:“燕王哙禅让子之,派出使者前来我国。王上,燕国之事,我们是否插手。”
“秦国横扫义渠,震慑西戎。南取巴蜀,以窥楚国。寡人在攻韩魏。”秦王驷扶着头,叹道:“燕国之事,寡人想要插手也是爱莫能助啊!”
“燕国虽是苦寒之地,亦是牵制齐赵两国重要的棋子。燕王哙让国子之,中原格局定会动荡。”张仪露出诡谲的微笑,“一旦我们腾出手来,在插手燕国之事。”
“燕王哙让国,齐赵两国有何动静。”
“赵国表态不干涉燕国内政。齐国表态要管燕国之事。今,齐国送燕太子归国。想必,燕太子已经回到燕国了。”
“燕太子归国。”秦王驷叹道:“燕国要乱了。”
“燕国乱了,吸引中原诸侯的目光。”张仪拱手道:“我们便可以腾出手脚,兼并巴蜀,横扫义渠,震慑西戎。”
“知我者,张相也。”
齐国插手燕国之事,传入赵都邯郸。
赵君道:“齐国要动手了。”
赵豹狐疑道:“齐国,为何不出动大军,帮助太子平登位。”
肥义道:“姬平归国,燕国注定要乱了。燕国一乱,齐国便可坐收渔利。”
田不礼道:“齐国不是真心实意帮助姬平归国复位。齐国觊觎的是燕国的土地。”
李兑道:“太子平,派出使者来到我国。君上,你是见,还是不见。”
“告诉使者,燕国之事,燕国自行做主。寡人,不帮子之,亦不会帮太子。寡人要的是燕赵两国边境之安稳。”赵雍笑道:“燕国一乱,齐国将会有大的动作。燕齐两国的友好岁月,算是走到了尽头。”
出使燕赵两国的使者回到燕国蓟城,转达了燕齐两国的态度。子之闻言齐国出言不逊,试图插手燕国内政,怒道:“齐王胆敢管我燕国之事。寡人,倾国之兵与之相抗。”
“王上,不可。”子玉急色道:“王上刚继位,国内不稳。我们不可与齐国相抗。”
“齐王如此羞辱我,我安能咽下这口气。”子之目光折射出怒火,“我要让齐国,付出惨重地代价。”
“王上推行新政受阻,国内大臣多有不服。王上,我们要和齐国相争,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燕相担忧道:“与齐国相争,尚需时日。王上,万万不可逞一时之能。”
子之收起慈善地面目,露出狼牙,“安敢反对寡人者,寡人将以血的代价给他们长记性。”“如此一来,人心惶惶。燕国势必大乱。”
“寡人管不了那么多。”子之咆哮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燕相泣道:“燕国是要亡了。”
“燕相你安敢诅咒寡人。”子之闻言不喜,怒喊道:“来人,将燕相拉下去。”
两名侍卫,走了进来。
“放开,我自己走。”燕相泣道:“燕国亡了。”
‘燕国亡了’这几个字,回荡在燕国的大殿上,久久不能弥散。
“王上息怒。”子玉出列道:“斥候来报,齐国护送太子回国。王上,我们如何应对。”
“齐国派了多少人护送太子归国。”
“不足百人。”
“什么,不足百人。”子之当堂大笑道:“太子手中就这点人马,也想和寡人争燕国的天下。可笑,可笑啊!齐王是有多鄙视寡人了。区区百人的齐国勇士,安能与我数十万将士相抗。”
“王上不可大意。”子之提醒道:“齐国虽不足百人。但燕国之内,尚有拥护太子之人。若效忠王上之人,转投太子麾下。王上和太子势必有一场大战。王上,我们还是早点做准备才行。”
“你的意思是说,我打不过竖子。”子之语调阴沉道:“背叛寡人者,灭三族。”
“齐王当堂放言,插手燕国内政。臣以为,齐国必有后招。”鹿毛寿神色不安道:“姬平不是王上的对手,但他身后的齐国才是王上真正的对手。王上,与齐国开战。我们不可大意。”
“中山之地,不足八百里,兵不过九千乘。尚不屈服齐国的大兵压境。”子之讥讽道:“寡人拥地千里,代甲数十万。岂会怕了齐国。”
“王上…”
“诸位不用说了。”子之大袖一挥,武断道:“寡人心意已决,先教训庶子,再与齐国以争高下。”
齐王田辟强派田阳护送燕太子平归国。姬平归国心切,昼夜奔袭赶回燕国。当他双脚踏上燕境之时,望着燕国的大好山河,双眸热泪盈眶,“燕国,我回来。”
这时,燕国境内扬起一片尘土。等到尘土消散,大批燕军将士整装而至。秦真见状,立马做好迎战之势。田阳挥了挥手,指挥着齐军做好防御。齐王田辟强给齐将田阳的命令是护佑姬平归国争位。倘若姬平死在了燕齐两国的边境之上,齐王之谋终将落空。他的一世英名,也会毁于一旦。姬平的生死,牵扯了太多人。姬平死在哪里,被何人杀死,田阳漠不关心。但田阳绝不能让姬平在自己手中有任何闪失。
“保护太子。”秦真指挥身边的护卫上前,“太子小心。”
姬平虽分不清眼前的燕军将士是敌是友,但他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使他临危不乱。对于姬平而言,生死是小,辱节势大。燕军将士分出一条路来,一名燕将走了出来,喊道:“来者,可是太子。”
姬平面不改色道:“我乃燕国太子。尔乃何人。”
“太子,你总算回来。这一天,我等好苦”燕将哭泣道:“末将栗源,恭迎太子。”
秦真警惕道:“太子,小心有诈。”
“栗源世代受燕国先祖之恩,子之谋逆,夺了王位。太子归来,末将麾下一万将士,供太子驱使。”栗源躬身一跪,起誓道:“栗源,誓死效忠太子。”
燕军将士齐声高呼,“誓死效忠太子。”
“老将军快快请起。”姬平上前搀扶,“将军,受苦了。”
“子之乃人臣,夺了主君之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请太子主持正义,出兵攻打子之。”栗源泣道:“我愿为太子身先士卒。”
姬平拍了拍栗源宽厚的肩膀,对着燕军将士高道:“子之夺了我的江山。我决不会放过他。我回到蓟城,就是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我才是最有资格成为燕国的王。诸位将士,愿意随我讨伐奸贼,匡扶正道否。”
“我等誓死追随,效忠太子,匡扶正道。”
“好。你们是大燕的好男儿。”姬平,对着燕国的山川起誓道:“这次我回来了,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王位。我成为王上那日,尔等皆是有功之臣。”
燕军将士,齐声高呼,“燕国万岁,太子万岁。”
“将军,国内的局势如何。”
“先王让国之后,子之实行新政,大力改革。宗室不满,百姓多怨。太子归国,上承天意,下安黎民。自然会受万民拥护。”栗源吸了一口气,续道:“只可惜。忠于王上,忠于太子的文臣武将,或被革职,或被流放,或被杀害。现在燕国朝中皆是与子之同流合污者。太子想要夺回江山,夺回王位。恐非易事。”
“纵使前途黑暗,我也要一路前行。”姬平豪言道:“如今我回来了,我就不会允许小人放肆。我是燕国的太子,未来燕国的王。我才是燕国之主。我不但要夺回王位,我还要与诸侯一脚长短,争霸天下。那些背叛我,效忠子之的人,我会全部杀光。”
“子之党羽众多。太子,不如我们向诸侯求助。”
“夺回自己的江山,要靠自己的双手。”姬平吐出一口气道:“燕国之事,由燕国人自己说了算。”
“太子,接下来由栗源将军护送,我的使命完成了。”田阳拱手道:“告辞。”
“田将军护送我归国,一路辛苦。将军若肯助我回国争位,一旦我成为燕王,燕**政悉数交给将军。”姬平留意着田阳脸上的变化,又道:“将军是否有意留下来,帮助我。”
“承蒙太子看得起我。”田阳不为姬平开出的条件所诱,正色答道:“齐王待我不薄,我怎可背弃之。”
“将军心意如此,我也不好强加挽留。”姬平行礼道:“将军慢走。”
“我手中若有此等良将。燕国的王位,何尝不是我的。”姬平重新振作精神道:“众将士,随我兵发蓟城,斩杀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