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今日叫沈琴一直摸不着头脑的这事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发现金香玉丢了之后,所有人都着急万分,偏偏沈默云是个例外。
其实吧,金香玉的确是个好东西!
她所说的那些个药用价值和美容功效也都是真实的!
只一点,便是那金香玉的实际价值沈默云稍微夸张了一点。
这东西吧,对于识货之人,的确是价值千金。
可在大部分人眼里,它终究也就是块石头。
这东西虽然不少人听过,可知其效用之人并不多。
所以,这枚块头不大,品相普通的金香玉也就值个两三百两银子。
从沈琴想方设法跟着自己进了库房,又看出了其鬼鬼祟祟的意图后,沈默云猜想沈琴这一遭必定不会空手而去。
当时,沈默云在宝物堆里找了一圈,又与身边的管事嬷嬷商量后,最后才打算以金香玉作饵。
她看中这金香玉,便是由于其自身的众多特性。
第一,这石头价值不高,即便到时候追不回来,这个窟窿也好弥补;
第二,这种石头识货之人不多,适当夸大其价值,用来做诱饵,引人放手一搏最是适合不过;
第三,便是除了沈默云所说的那些效用,这金香玉还有一个特殊的好处。
据书上说:金香玉,若得嗅之,仿觉与女擦身而过之感,香味特殊,妙不可言,回味无穷;更为稀奇之说,但凡用手触摸过金香玉,手上也会留有同样的芬芳,并能长时间保留,且女性留有香味的时间比男性更长。
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香味,才叫其美名更甚。
当然,这最后一个特性,沈默云并未告诉沈琴,而是着重阐述了其美容和医药价值,以及杜撰了一个金陵员外千金购石的故事。
这个诱饵若是用在沈灵身上,自是不会成功的!
可那沈琴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一门心思只钻在金银里边的俗人。
就拿她之前倒闭的小饭馆来说,那原本是卢氏给她作陪嫁的!生意好,口碑好,是家稳赚不赔,闭眼数钱的好铺子。
可她接手不到一个月,便想法子减少菜量,酒里添水,以次充好,就连用的菜肉油面茶米都是一次性收购回来的下等货色;后来,还以各种名目拖欠和抵赖伙计的月钱……总之,只要能省下银子来的门道,她几乎是做了个齐,却是叫从客人到伙计都极不满意。
有一日后厨炒菜时,也不知是不是“不小心”,掉了只蟑螂进到盘子里,食客大怒,闹了起来。可沈琴不肯理赔,这一路便闹到了衙门。结果这饭馆的伙计们却在堂上当着青天大老爷之面追讨起了饭馆所欠的月钱。
这事解决后,这饭庄便一蹶不振,无人光顾,几日后便关门大吉!
这样的事屡次发生,几乎沈琴所有经营的铺子都是包赔不赚的!
就拿那冯氏冷嘲热讽的那家梳篦铺子来说吧,同类铺子都已经流行采用黄杨,石楠,骨料作底,象牙,犀角,珍珠作饰之时,沈琴的铺子还依旧是卖的最普通的花纹木梳和竹篦。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持梳篦原有的风骨,保留民间传统,简直可笑!
若是毫无特色,市集上原本便几文钱一把的梳篦,众人凭什么要多花十倍的钱去铺子里买?事实上,若没有沈府每年以高价回收,就她那梳篦铺子也早就倒了。
这样一个毫无眼光,又无审美,还不懂与时俱进,满身铜臭味的无知妇人,沈默云可不信她能识破自己!
果然,这沈琴轻而易举便上当了。她竟不惜铤而走险,玩了这么一票大的。
同时不出沈默云意料的,那沈琴为了图便利,好藏匿,只是抓走了楠木盒子中的金香玉,并不曾连盒带走。
于是被留下的那盒子,便成了追铺贼人的有效工具。
当时她们众人便得了沈默云的吩咐,在笑言的安排下,一齐出了二门坐上了老钱驾的一辆普通大马车。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去门房带上了小忠。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门房养了七八条大狼狗,以在夜间巡视前院的安全。
那小忠在前院待了多年,又是沈默云的人,很快便找来两条嗅觉出色的大狼狗。
金香玉在那空空的楠木盒里边密封放置了许久,那独有的芬芳并不比那石块本身清淡多少!
那两条狗一下子便记住了那特殊的气味,而沈琴一路怀揣金香玉,那若有似无的香味,对训练有素的狼狗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
有了两条大狼狗和的指引,即便沈琴狡诈换了马车,他们也很快便跟上了沈琴一行人。
接着,他们便等在了农庄边的村口,直到看见一炷香后,沈琴再次坐马车离开,众人才开始动手。
沈默云之前吩咐过,为免落人口实,说他们擅闯民宅,他们不能直接带了人和狗四处搜查,只能智取。
于是,众人商量了一番,终于有了计较。
他们先是在农庄外边不远的草垛上引起了一场火,趁着那火势几乎一下子便引出了庄里的所有人!
农人们热火朝天便开始救火,顺便围了那火,开始研究起火的原因。
趁着这会儿,那笑言和老钱便从后墙翻进了农庄,一一小心查找了起来。
很快他们便找到了两个婆子的所在,当时这两人正在后院的大柴房里好吃好喝,生着热锅就着热酒烫肉片吃!
笑言与老钱一商量,便有了主意。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两个婆子正兴奋地干着杯,因为沈琴答应,这件事之后只要她们锁紧嘴巴,便会一人给她们二十两银子作酬劳。
这可相当于她们好几年的收入了,她们甚至可以靠着这银两做点小生意,叫孩子进个私塾入个学,或许人生都能就此改变。
两人相谈甚欢,正在憧憬美好未来。
可这时却是有一道不和谐又带了些鬼祟的声音传入了她们的耳中。
几乎是潜意识的,两个婆子便不约而同竖起耳朵听了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