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兰台胸有成竹道:“不会的,温以恒不敢拿投降的将士如何。你看乌戈城的拉克达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拉克达向胤军诈降三次,三次皆成功,在前期成功守住了乌戈城。”
“温以恒明明也知晓拉克达是诈降,但还是没有对拉克达动手。既然拉克达能借诈降暂时保住乌戈城,那本相也可借此机会,将胤军的情况探个清楚明白。”
达兰台要向温以恒诈降的行为,在阿古拉看来无疑是孤行己见,依旧诚恳的劝谏道:“相国,此事尚有其他方法可解,不一定需要您以诈降为由,身犯险孤军深入敌营。”
“尚有它法?什么方法能有直接去胤军的军营里现场看,来得直接可信?”达兰台一意孤行,也不愿见自己的决策受到他人质疑。
阿古拉沉默一阵,只能选择退一步,再次好言相劝:“如果您执意要使用诈降的计策,完全可以派其他人去,您大可不必亲自上阵。”
“您的相国一职实在太过重要,若您亲自前往诈降被胤军扣住不放又当如何?我们苏金国万万承受不起失去一国之相的损失。”
阿古拉的好意劝阻使得达兰台愈加面色不虞,:“派其他人……如今卓特城里除去本相这位相国官职最大,那便是节度使与你这位守城将军了。”
阿古拉陡然沉默,这三个人选,无论其中谁去往敌营,都会使得副都大乱军心动摇。因此这三人都不是能轻易前往敌营诈降的最佳人选。
“你不同意本相亲自去,节度使年纪已近花甲之年,过去了也探听不出什么消息,难道让你去?”
达兰台瞪着阿古拉,语气不善,也全然没有因阿古拉刚刚将他从激战中救出来的恩人,只冷声问道:“你是副都的守城将军,若是真的让你去了,才真的会致使军心动摇!”
达兰台今夜率领十二万苏金军追击胤军,结果却是苏金军死伤惨重,目前也仅知只有达兰台与阿古拉成功死里逃生回到了卓特城。
这样的败绩对达兰台而言是一生的污点,而阿古拉就是他这块污点的见证者,所以达兰台对阿古拉的态度才会如此恶劣。
阿古拉如今已被达兰台斥责得无言以对,原本双方僵持不下的局势也全然倒向达兰台一边。
阿古拉最终选择退步,同意达兰台前往胤军军营诈降,以此打探消息,但唯有一个要求:“相国此次是去诈降,末将无法跟在您身后护着您,届时末将会安排两位将领扮做您的随从亲信,与您一同前去诈降。如此这般,相国能得到些许的守护,末将也能安心些。”
阿古拉如此看重达兰台的人身安全,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达兰台的相国身份贵重,只因身为相国的达兰台若在卓特城出事,那他这位守城的将军不仅可能职位不保,也许项上人头也不保了。
不过经过了今夜一战,致使苏金军损失了十二万将士,估计等消息传到首都巴雅城时,国王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了。
阿古拉在心里为自己捏把汗,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看看是不是够粗。
“也好,这样本相身边也不至于没有护卫的人。”达兰台点点头,转身便差人准备好降书与白旗、挑选一共前去敌营诈降的亲信人选,准备等天一亮就出发。
阿古拉回到军营里清点剩下的士兵人数,竟仅剩八万多人而已……温以恒率领的胤军目前仍有近四十万人数,如果他真的来攻城,这仅剩的八万苏金国将士也不够胤军打……
军营里的伙夫在准备明日吃饭的酱料,看到阿古拉失魂落魄的在军营里徘徊,便上前询问,将憋了一夜的问题问了出来:“将军,今夜随相国出站的十二万兄弟真的一个也没能回来吗?”
“……没有,一位也没有!估计他们不是被屠杀殆尽,就是成为胤军的俘虏了。”阿古拉只觉得双眼酸涩,竟差点当着下属的面崩泪。
“他们所说竟然是真的!相国当真扔下咱们的兄弟逃回来了!”那伙夫激动起来,心里狠狠的骂着达兰台扔下将士不管不顾的落跑,嘴上却不敢骂出一个字。
纵使心中有怒气,可达兰台依旧是相国,不是他这小小的军营伙夫能得罪的。
“十二万人,真的没有一个能回来?将军您的两位副将也没能幸免于难吗?”
阿古拉哽咽道:“…他们都是好战士,能为我们苏金国战死在沙场上也是命有所归了。”
留在军营里看着陡然空荡荡的环境实在会触景生情,阿古拉还是选择回到达兰台身边进行最后的安全叮嘱。
天光大亮,阿古拉在卓特城门楼上,目送达兰台与几位将领亲信每人举着白旗、策马奔向胤军军营。九九中文
胤军驻扎的营地在阿勒泰山的外围,从卓特城赶过去也需要快一个时辰的时间。达兰台辰时正出发,等靠近了胤军营地时正是胤军吃早餐的时间。
营地门前的两座瞭望塔上只有两位士兵值守,昨夜的欢乐庆功消耗了二人的体力,所以两位哨兵都是困顿的睡眼朦胧状态,没能及时发现远远就举着白旗、策马靠近的达兰台一行五人。
等达兰台即将靠近营地大门时,营地大门的旁的守兵才先一步比哨兵发现了他们。
“来者何人!”守兵警惕的持起长矛,对达兰台威声怒喝,心里却在暗骂瞭望的哨兵没能及时发现有陌生人靠近。
“你这守兵,竟然不认识本相?”
达兰台微微一愣,惊讶于胤军惊不认识他这位名声赫赫的苏金国相国,过后才自我介绍道:“本相乃苏金国相国达兰台,今日前来向你大胤朝与温大元帅投降!”
“苏金国相国?”士兵也惊讶于达兰台会在此时赶来投降。
记得昨夜,岑将军与曲江军二人还与将士们表露了没能活捉达兰台的遗憾,更激情的商讨往后要如何将达兰台生擒。
没想到,达兰台今日一大早却赶来投降了……难道,这是天要助我大胤朝?
守兵去主帐向温以恒通报情况,一向沉稳、处变不惊的温以恒也难得的微讶,沉声问道:
“来人自称是苏金国相国的达兰台?今日要来向我朝投诚?他长的什么模样?是何装束?身边跟了多少人?”
如果真的的达兰台亲自来降,温以恒确实会感到惊讶。毕竟经过了昨晚一战,温以恒一位达兰台会想找机会再次与胤军对垒、一雪前耻。
“回大元帅,打头那人却是自称为达兰台。看外貌与身形,大概是五十岁上下的年纪,穿的丝绸锦缎也很华丽。那人看着高高在上,连来投降时也盛气凌人,确实有高官的气势…”
“他身后跟着四个随从,俱是文士的打扮,但是其中有两人看人时却习惯性的虎目圆睁,明明是同类型的穿着打扮,那两人的气势却与旁边两人格格不入。”
听守兵的描述,来人应该是达兰台无疑,身后跟着的四人估计是达兰台的亲信随从。
“哨兵可有看清他们身后有无苏金国的人马跟随?”
卫兵不知瞭望的哨兵正值松懈的时候,所以并没有注意达兰台身后是否有可疑人员跟随,便答道:“哨兵尚无汇报,想必应该是没有的。”
“虎目圆瞪,气势与文官不同,说不定那两人是武官所扮的……”苏九冬警惕道:“如果真是达兰台本人特意来投降,只怕他此次所求甚大。”
“达兰台身为苏金国的相国,当朝的宰相,位高权重,断然不会贸然归降。如果说达兰台今日来降,皆因昨夜苏金国战败且损失十二万士兵,理由也不够充足。”
“他选择在今日归降,而不是在卓特城准备与我们再战,想想也知道其中定有蹊跷,此时投降的时机确实不对。”温以恒赞同苏九冬的观点,也对达兰台的来降保持怀疑的态度:
“若说是苏金国国王阿日斯兰因达兰台战败致使苏金军损伤惨重,以致达兰台被责罚。相比于有可能受到阿日斯兰的严厉责罚,向我们投诚的危险程度反而更高。”
苏九冬率先发现了盲点:
“据说苏金国的副都卓特城就在阿勒泰山的东北方?巴雅城所在距离阿勒泰山往返的路程尚需走上整整一日六个时辰,可见卓特城与苏金国首都巴雅城尚有一段距离。”
“而且我们驻扎的营地在阿勒泰山的外围,从卓特城赶过来也需要近一个时辰。达兰台能在此时到达我们的营地,想必他从卓特城出发的时间会更早。”
温以恒对苏九冬的分析更加赞许,补充道:
“仅仅过了一夜,哪怕是快马加鞭,也不够派人向阿日斯兰通报昨日的败绩与来回的路程。况且达兰台从昨夜战败被阿古拉救回卓特城,再到离开卓特城来投降,仅仅过了三个时辰。”
苏九冬点点头:“对,这短短的三个时辰,根本不够向阿日斯兰通报与收到被惩处的后续,想必阿日斯兰目前并不知晓昨夜苏金军战败,更来不及对达兰台做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