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门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州枭雄传 > 第十八章 义乌之乱

第十八章 义乌之乱(1 / 1)

金华府知府名叫林东,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是南党重点培养的第一梯队骨干。

林东收到消息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狂喜——对他而言这是他的机会,为南党除掉眼中钉的机会。沈义仁的行为无疑已经越线,仅次于叛乱,所以林东认为自己出兵斩杀沈义仁合理合法,即便天子也无法指责他。

林东领着兵马赶到县衙时,见知县、师爷等一干人一个个被绑在那里示众,脸上虽然是暴怒的表情,但心下大喜。

“大人救我。”知县等人看到林东时,一个个如同看到亲爹一般激动的大喊大叫。

“沈贼呢!”林东显然担心沈义仁跑了,那样就轮不到他立功了。

“还在县衙中。”知县的话让林东大喜。

“众将士听令,沈贼纵兵行凶,擅杀朝廷命官,凡斩杀此人者赏银一百两。”林东的几十个家丁嗷嗷叫着带头杀进县衙。

沈义仁也没想到林东这么彪悍,因此倒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他的亲卫远强于林东带来的卫所兵,因此只慌乱的数息的时间,四百亲卫便结阵挡住了卫所兵的冲击,然后不到数息的时间,县衙便血流成河、卫所兵四散溃逃。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林东甚至还来不及反应,身边就只剩下自己的师爷了。

“绑起来,给我抽、在大街上抽。”沈义仁这个气呀——充分怀疑林东是南党派来的死士。

事情显然已经闹大,可以说是彻底失控,所以沈义仁忙让人快马加鞭赶去潘成志那里报信。

潘成志一路狂奔赶到县衙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待知道被当成稻草人的县令和知府还活着时,才松了一口气。

“赶紧滚回福建去。”潘成志化成一只咆哮的狮子。

潘成志坐实了杨狄等人的罪名——杨狄勾结知县把何浩轩关入大牢,并且逼迫何家退婚,沈义仁去县衙救人,知县企图杀人灭口、结果被沈义仁制伏,然后知府领着人攻打县衙,欲治沈义仁于死地,反被沈义仁活捉。

沈义仁的行为严重挑战了南党的底线,所以南党直接炸了锅、弹劾沈义仁的奏折瞬间堆成了山。

“陛下,他们不肯走。”

“拖到午门外廷杖六十!”有锦衣卫跟在沈义仁的身边,所以乾启自然知道了所有真相,在他看来沈义仁虽然有些过分,但并不是大罪。

“老奴尊旨!”

卫忠一步登天成为内相时,多少是有点懵懂和心虚的,所以他一度试图和结交南党,成为大夏的下一个冯保,然而南党不仅拒绝他、羞辱他,而且还对他喊打喊杀,这让卫忠瞬间把南党恨到了极点,只要有机会就会在天子面前说南党的坏话。

“老祖宗,不好了,打死人了。”

“打死了几个。”卫忠心下也慌了——那些大臣犯的并不是死罪、而且天子也没有杀人的心思。

“三个。”

“知道了。”卫忠虽然慌乱,但并没有失态。

卫忠先叫心腹太监去客氏那里通报了一下,然后才急匆匆的跑去面见乾启——路上卫忠还刻意假摔了几次,弄得头破血流。

“陛下,有三个大臣由于体弱的缘故被打死了,都怪老奴、老奴罪该万死。”卫忠哭得稀里哗啦、一副情绪已经彻底失控的模样。

“大伴不要惊慌。”确认卫忠不是故意的后,乾启便没放在心上。

叶象高、韩邝都上书请辞,乾启不答应、下旨嘉奖两人。

为了安抚南党,乾启下旨令潘成志回京述职、同时派左副都御史杨廉去浙江彻查义乌县令和金华府知府的事——在乾启看来,沈义仁顶多是防卫过当,杨廉素来刚正,因该不会为难沈义仁。

南党把天子的妥协,看成是自己的胜利——虽然因此死了人,但让天子分辨出了忠奸,这是仗义死节、死得其所。

廷杖杖死人事件,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卫忠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权力竟然这么大,那些高高在上弹劾自己的文臣,就这么如同一条野狗一样被轻易的打死。

“大人,郑芝龙、洪旭和施大瑄确实有意投靠朝廷,但他们有点担心朝廷过河拆桥。”陈鹏云已经和郑芝龙等人接触了一次。

“邀他们来泉州,我去船上和他们谈。”南党扣压了闽军的军饷后,迫使沈义仁在海上的计划不得不提前。

“大人,还是在陆地上见面安全一些。”李思民对海盗的戒备心很强。

“无妨!”在原来的历史上,郑芝龙、洪旭和施大瑄等人称霸海上后,依旧选择了归顺朝廷,这说明他们骨子里并不想做一个海贼王。

“即便是在船上谈,安全也是有保证的。”船肯定必须停在泉州的港口里,所以安全不是太大的问题。

义乌事件并不是很难查,杨廉去浙江后,几天就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乾启与内阁商量后,分别对相干人等做出了处罚——潘成志被降为右佥都副御史,巡抚浙江、福建军政;沈义仁被罚俸一年;义乌县令和金华府知府被削职为民、永不叙用;吏部左侍郎杨贵义罚俸一年;其余没有官职在身的人则都交给义乌县处理!

杨廉上书主张消减闽军兵额、禁止闽军自筹军饷的建议被乾启拒绝。

沈义仁上书天子弹劾南直隶、江西一带的官员私扣闽军的军饷,并且声称闽军军饷不足,士兵可能会闹饷。

乾启让卫忠出面沟通,但南党那边执意不肯,这让乾启对南党越来越戒备——认为他们已经夺走部分属于自己的皇权。

“罪民郑芝龙见过大人。”郑芝龙主动在船头迎接沈义仁,见到沈义仁后直接跪在地上行了大礼。

“郑兄快不可如此,你我今后同朝为官,弄不好郑兄的品级比我还要高。”沈义仁急忙上前把郑芝龙扶了起来。

“卑职愿誓死追随大人左右,永远听命于大人。”郑芝龙的谦卑倒不全是假的——沈义仁自起兵以来,攻无不胜、战无不克,连红毛都在他手里吃了大亏,郑芝龙对他还是比较佩服的。

“素问郑兄虽落草为寇,但却是忠义之人,所以本官有几句话对你讲。”沈义仁穿着麒麟服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自带朝廷光环、威风凛凛,众人都不敢直视。

“大人请说。”

“郑兄即便在海上称王称霸又如何,不能光宗耀祖、就如同锦衣夜行,如何有脸面见九泉之下的双亲。郑兄若是真英雄,就当报效朝廷,为郑氏挣一座牌坊,为自己挣一份功名——封妻荫子、青史留名!”此时的郑芝龙虽然被推举为海盗的首领,但并有击败红毛称霸大夏的海域。

“大人,卑职素有报效朝廷之心,只是苦于没有门路,而且担心朝廷卸磨杀驴。”郑芝龙亲自给沈义仁上了茶后,以下属的姿态站立在一旁。

“此一时彼一时,五峰船主的事不会在发生第二次。”沈义仁把四海商行的事给说了出来。

“天子和大人既然有经营海上贸易的意思,卑职愿效犬马之劳。卑职熟悉海战,而且对南洋诸国都很熟悉,定不会辜负天子与大人。”郑芝龙显然是不愿放弃自己的舰队。

“你呀!”沈义仁笑着看了郑芝龙一眼,然后喝了一口茶,接着闭上眼睛、手指不时的敲打桌面。

郑芝龙低着头,不敢出声,但心跳却开始剧烈加速。

“你们归顺朝廷,本官会奏请天子把你们划入福建水师,并且由你们来统领福建水师。”

郑芝龙没想到自己要五毛结果给一块,当即在也没有任何怀疑,双脚一跪在地上直接叩了几个响头:“卑职谢大人提携之恩。”

“当今天下烽烟四起,正是封侯的好时机,好好报效朝廷,替郑家挣一个世代公侯的前程。”

“大人放心,大人指那我就打那。”郑芝龙拍着胸口信誓旦旦的保证。

“海盗之中可有不愿意报效朝廷的人。”沈义仁的语气突然加重。

“大人请放心,凡不愿报效朝廷的人,卑职定会把他们丢到海里去喂鱼。”尽管哪些人都是郑芝龙结拜的契兄弟,但若敢挡他的前程,那么郑芝龙绝对不会留情。

事情比沈义仁想象的还要顺利,虽然此时大夏已经风雨飘摇,但将近三百年天下的大夏,依旧有着绝对的权威和号召力。因此在四海商行一事上,沈义仁并没有让出太多的利益。

郑芝龙等人对朝廷的敬畏、远强于士绅豪商,所以忽悠他们远比忽悠士绅豪商容易。

沈义仁不断上书朝廷哭穷,请求退还闽军筹集的军饷,由于内阁和天子无法达成一致,所以一直没有回复。

“潘兄就不要为难我了,钱虽然在户部,但不是我能够做主的。”南京户部尚书吴长青和潘成志两人是世交。

“若闽军闹饷,到时候乱子就大了。”潘成志对闽军的内情是比较了解的——闽军的局面铺那么大,朝廷又不给军饷,所以闽军的确比较缺钱,因此这批银子如果不还给闽军,搞不好会闹出大事情来。

“此事我爱莫能助。”吴长青呵呵笑着喝了一口茶——闹饷就闹饷,反正闹不到南京来,干自己屁事。

“这是家师的信。”孙诚宗是不赞同扣留闽军军饷的,但他也影响不了南党。

“有旨意下来,我就把钱还回去,否则谁来了都没用。快过年了,潘兄还是早日返回浙江吧,说不定还能赶上家人的年夜饭。”吴长青接过信,放在了一旁。

离开吴府后,潘成志又去了南京守备魏国公的府上——魏国公不同于寻常的勋贵,在南直隶官场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潘巡抚无须多说,本公昨日刚上了奏折弹劾他,在本公看来,闽军的兵额应该减少到一万、同时应该取消其节制福建卫所的权力。此子飞扬跋扈、目无朝廷,让他多吃点苦头是一件好事。”徐家世代公侯,自然不需要给潘成志面子,所以徐宏说得很直接。

从国公府出来后,潘成志又去拜访了南京兵部尚书孙盛、南京礼部尚书赵金忠,这两人做得更绝,直接门都不让进。

潘成志灰溜溜的返回了浙江,南京的南党无不幸灾乐祸。

“闽军的待遇比边军还要好,凭福建的士绅可养不起,要是闽军闹饷,不知道会不会杀了他。”孙盛对沈义仁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兵败福建成为孙盛一辈子的污点,而在孙盛看来,自己之所以会战败,关键是因为沈义仁在背后操控闽军,让闽军避不出战!

“首辅太软弱了,沈义仁敢接中旨,已经坏了朝廷的规矩,这样的人就应该开革,永不叙用。”赵金忠曾经也是权力中枢的大佬、官至吏部尚书,当年国本之争时、先帝曾下中旨打压支持国本的大臣,都被他顶了回去。

“如今朝廷之上尽皆是迂腐之人!”杨廉下浙江时,孙盛特地去了信、但杨廉拒绝伪造证据!

沈义仁八百里加急上奏天子,请求朝廷把闽军募捐的银子速送往福建,并言明一旦银子送往福建,半年内可彻底解除海患——同时,沈义仁还答应立下军令状。

天子亲自和内阁沟通,叶象高和韩邝有意妥协,但南党认为这是沈义仁想骗取粮饷,结果争论了老半天都没有结果,乾启在卫忠的鼓动下,下中旨让沈义仁去南京自取。

沈义仁的三千大军进入南直隶的地界时,南直隶上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南京守备、镇守太监等都忙八百里加急传信给京城,在知道沈义仁是奉了天子的中旨去南京自取时,叶象高和韩邝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出现了。

叶象高在次请辞,天子留中不发,未做任何表态。

“此乃亡国之举,我等当立即叩阙。”出现一支中旨可以随意调动的强军,这对南党而言是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钱谦、杨廉等掌握南党言论的人,立即开始聚集,准备叩阙。

“先上奏折,如果天子不允,后天我等一同前去。”在杨廉看来,天子肯定是受了阉党的蛊惑,所以只要把危害讲清楚,天子肯定会收回中旨,并且严惩沈义仁。

最新小说: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死神之剑舞唯我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随身带着个世界 日常系影视世界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女同事的秘密 挂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