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在接触徐州百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对刘备的评价都非常好。细心的陈宫开始留心了这个人,越了解就越对刘备安抚民心的那一套感到佩服。所以,当吕布说要灭了刘备那一点残余力量的时候,陈宫就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公台,你觉得我们现在出兵攻打东海怎样?”
“主公是想一举拿下徐州?”
“是呀,最近听说糜竺把家财都拿出来资助刘备了,你觉得我们应该出多少兵才能拿下刘备。”
“这个恐怕不太好办,糜竺是徐州富商,根基很深,刘备在徐州群众中名声也很好,我们要是直接把他们灭了,在徐州恐怕也不太好混。”
“公台的意思是?”
“与其跟徐州的士族结怨,不如暂时先放刘备一马,我听说他写了好几封的求和信过来,可有这事?”
“恩,是有这事,但东海可是块肥肉啊,怎么可以就这么便宜了刘备!”
“这样吧,你写封信给刘备,说只要他肯让出东海,我们就放他一马。”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他肯么,东海可是徐州最富裕的地方,刘备愿意?”
“这个……不是他说要和解的么?我们留点余地,让他搬到小沛去,不肯的话就直接开打,如何?”
“行,就这么办,你赶紧帮我写封信叫人送过去。”
“……”
刘备收到吕布的信后也很拿不定主意,自己目前太弱了,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但要让出东海的话的确有些舍不得,于是找李默阳等人商量。
“吕布说要让出东海才跟我们和解?靠,那小子的脸皮还真不是一般的厚!”李默阳拍桌子,很配合地表达了刘备想要表达的怒气。
“他提出用小沛跟我们换,你觉得呢?”刘备小声地又说道。
“换就换吧,谁让咱们打不过人家呢,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我们缓过劲来再找他算账。”顾迷辰理智地分析到,“况且,小沛这地方好啊,靠山又靠水,相信会有转机的。”
“我没意见”糜竺说道,自从他打定主意跟刘备后就豁出去了,换地方就换地方吧,反正生意都在南方,影响也不太大。
“……”
随后,刘备回信给吕布,同意从东海搬到小沛。自此刘备就带着那些跟随他的人,以及剩下的几千人马在小沛安心的过日子。吕布考察了一段时间,觉得刘备这人还是很知趣的,于是便把扣押的那些家属全部还给了刘备。徐州落在了吕布手里,暂时没有什么战争。
曹孟德这边,自从收回兖州之后就非常忙,可这么忙的时候也不忘四处打探各路诸侯的消息。当他得知刘备白捡的徐州,被手下败将吕布给夺了的消息时,真是又生气又好笑,刘备这草包,霸占了徐州那么大的地盘,居然连吕布这个丧家之犬都打不过。这个吕布,不仅忘恩负义还到处抢人家地皮,什么时候有空了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他。
不久曹孟德又收到董昭的密信,听说小皇帝刘协回到洛阳了,还听暗探说袁绍那边曾经为了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怎么回事?
原来,袁绍自从得到青州之后势力就壮大起来,野心也跟着膨胀,左右环顾了一下觉得并州和幽州也应该是他的。于是借口打山贼,派手下大将颜良、文丑带强兵攻打并州。并州的确有那么一伙小山贼,可是哪里经得住袁绍的强兵,没费多少力气就拿下了。但幽州就没那么好捡了,有风随影在,袁绍根本就不敢动,却还想逞口舌之能,说刘虞死了庞岩当幽州的老大名不正言不顺,他要封他儿子袁熙当幽州牧。
袁熙是袁绍最不得宠的二儿子,功夫不好,文才又平平,平时根本就没人关注他,袁绍叫他带兵去平定幽州,纯粹就是去两州交界处转一圈就回来。但袁绍还是拥有了一大片地盘,并州、冀州、青州连成一条线,消息也是最灵通的,195年的冬天就知道小皇帝刘协狼狈东归的消息。他手下的谋士分成两派,一边叫他赶紧下手,把献帝接到冀州,挟天子以令诸侯;另一边却说万万不可,献帝要是真过来了,做什么事情都要跟他打招呼,屈人之下,凭什么。
袁绍自己也一直很看不上献帝,在他的印象里,献帝还是当年那个被董卓挟持着依旧面不改色的聪明小子,觉得肯定不好控制,于是便一直拖拖拉拉的不愿意派人去迎接小皇帝。还刻意疏远那几个劝他去迎接的谋士,比如说沮授。再说了,他最近很忙,自己那三个儿子也开始不消停。他不就宠爱了一点小儿子袁尚么,大儿子袁谭和二儿子袁熙就受不了了。哪有这样当大哥的,也不知道照顾一下弟弟,都是他带的坏头啊,不知道袁术过得怎么样?
袁绍无聊之际,开始反思,自己当初联合外人一起欺负弟弟袁术,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最近听说他在扬州一带混得不错,霸占了不少地皮,要不要写封信去联络一下感情?可是他信还没发出去就收到了一个消息,曹孟德居然派人去迎接献帝了。太不够意思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不跟他交流一下,献帝要是被曹孟德绑架了,以后自己表面上不得附和他!
袁绍很郁闷,想做点什么,可是刚收服的并州几股山贼势力又出来作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一时之间便没空管曹孟德了。
献帝回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196年,这么长的时间袁绍居然对刘协一点想法都没有,真是太好了,曹孟德找大伙商量了一下,虽然目前兖州的情况不景气,但机会难得,力排众议当即拍板决定马上派人去洛阳迎接献帝到兖州。这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绝好时机,以后办事就可以名正言顺了,哼哼,一定要抢在袁绍和袁术察觉前把献帝给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