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紫禁城,玉銮殿。
百官朝会,朱见深在御座上大发雷霆。
“荒唐,大明居然亡了!”
说着大手一挥,一本《明史》被狠狠的扔到了地上。
本来这几年,朱见深都是呆在后宫修仙,或者跟着万贵妃一起抱着儿子,一家三口享受天伦之乐,小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只要这江山还是姓朱,谁爱管谁管,他才不会放着好日子不过,累死累活的处理政务。
历史上勤政爱民的皇帝有长命百岁的吗?
没有。
况且神州大阵建立之后,大明已经立下万世之基,国力一日胜过一日。
朝廷也在首辅李寻欢的主持下,运转的非常良好。
可以说,如今他就是躺着也能青史留名,让后人千古传诵,所以他还费那么多心思干什么。
爱民是可以的,但勤政嘛,不存在的!
所以这五年,他依旧保持这不理朝政的习惯,别说朝会了,连李寻欢都没见过几次。
但没想到,昨天李寻欢居然给了他一本《明史》,真是是草泥马了,让他看了就火大。
要知道一国史书都是今朝写给前朝的,会有《明史》那就意味着——大明完了!
虽然这个亡了的大明是另一个世界的,但国师说了虽然细节也许会不通,但结果是一样的。
朱见深是心里念着妈卖批,好气的把李寻欢给他的《明史》给看了一遍。
最后发现是他的曾曾曾曾曾孙子朱由检,薄恩寡义,动辄杀戮大臣,不停的作死,硬生生把明朝给毁了。
朱见深很火大,感觉很不值。
自从他上位以来天灾、**、外敌一样不少,整个朝廷还被他弄得几乎停止运转,亡国的局面那一样是有,就这样大明都没亡。
要是那个曾曾曾曾曾孙子学学他,大明一定是可以抢救的。
当然这也只是小问题,朱见深难得开一次朝会,可不是把大臣招来发火的。
最重要的是国师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只要建好时空法阵,大明就可以派军队过去占领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开疆扩土,朱见深也是不以为意,毕竟有着龙骑军,大明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理论上日照之处皆可为大明国土,而且是轻而易举。
但是打天下不难,难的是治天下。
大明之外的地域,文化与大明迥然不同,打下来后要话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会彻底掌握。
按道理说,本世界都没有打下来,还觊觎着另一个世界,显得有点人心不足了。
可架不住那里同样有个九州,同样是华夏之民,礼仪文化与大明一脉相承,只要打下来就能稍微整顿就直接消化。
这简直是一本万利啊,而且朱见深还有着别的小心思。
所以朱见深才很难得的召集百官,在玉銮殿里开启朝会。
不过作为大明皇帝,虽然亡的不是他的大明,但这火还是要发的。
……
看着大发雷霆的朱见深,百官默然,就连李寻欢也不说话,但却有些看过《明史》的官员眼中精光闪烁。
只见刑部尚书与几位大臣对视了几眼,心有默契,然后出列道:“陛下,恕臣直言,那异世明朝之所以会亡,其罪在儒!”
“哦?”
朱见深发火也不过是个由头,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出来借题发挥。
“爱卿可直言。”朱见深很好奇他想要说什么。
刑部尚书很激动,就要述说儒家的不是。
如今大明百家争鸣,往日独受尊崇的儒家备受打击,特别是占据了朝廷三之二以上的法家、兵家、墨家之人,都想彻底把儒家踹翻在地,最好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毕竟儒家独尊之后可是对着百家赶尽杀绝,当然那些被杀的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要给儒家一个报应。
刑部尚书道:“儒家标榜三纲四维五常五伦八德,堂堂圣人之学,君子之范。然所育之人,大多是死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三纲不遵,四维不守,五常不立,五伦八德有亏。……”
刑部尚书开始长篇大论,从明末开始一直追溯到汉武之时,极尽抹黑之能。
明亡,儒家的错。祸国殃民就不说了,但凡有点礼义廉耻,就不该背祖忘宗弃华夏衣冠,大儒殉节还怕水冷,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更滑稽的是,华夏子民万万人,就算连年经历战乱,天灾**不断,那也有几千万人的,钱财装备一样不缺,就这样居然被还被不满百万的女真人入主中原。
这都是因为儒家无耻,儒家傻逼,带头投降的就是衍圣公!
宋亡,儒家的错。国难当头,要是大臣能遵三纲五常,恪守臣子本分,亡的就是蒙元。
而且衍圣公的表现,那是非常抢眼。
……
唐亡,儒家的错。儒生不祸国,唐朝怎么会亡。
……
汉亡,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朝便开始盛极而衰,这一定是儒家的错!
而且儒家主导天下之后,居然遭到了四次外族成功入侵中原,其中两次神州易鼎。
秦末天下大乱,把天下打了个稀巴烂之后,汉高祖刘邦尚且还能把匈奴拒之门外。
轮到儒家主政就不行了?
简直可笑!
吾等炎黄子孙何时弱于人,若是朝廷里的儒家官员做好榜样,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蒙元一样能打趴下。
但可惜儒家培养出来的人骨头甚软,贪生怕死,卖国求荣是常态。
所以,千错万错,都是儒家的错!
为何儒家堂堂君子之学,秉持礼智仁义信,最后培养出来的正人君子少之又少,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却是常态?
“可见这儒家之学,虽然表面看起来是煌煌正道,但内里却是毒害人心的邪说。”刑部尚书道:“臣恳请陛下,禁儒学!”
朱见深目瞪口呆,这人说的真是冠冕堂皇,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就在刑部尚书自鸣得意之时,一股刚正宏大的浩然正气升起,让他好似老鼠碰到猫一样,顿时心就虚了。
刑部尚书一转头,发现首辅李寻欢正一直盯着他看,尴尬不已立马退下,心里不停碎碎念,李寻欢不但是儒门门主,还是国师弟子,惹不起啊惹不起。
李寻欢一身正气勃发,双眼炯炯扫视百官,让许多人不敢直视。
随后李寻欢收敛气势恢复平常,上前道:“陛下,臣有感如今儒学贻害甚重,有心矫正,今后所有不能培育出浩然正气的儒家学说皆不得流传,无有浩然正气之人不为儒者,不仕。”
群臣俱惊,好个李寻欢,以退为进,一下子就把儒家的千年黑锅给甩了。
工部尚书觉得李寻欢既然退了,那还可以继续乘胜追击:“陛下,孔氏无德,理应夺其衍圣公爵位,削孔庙,与诸子百圣平齐。”
“这……”朱见深看来李寻欢一眼。
李寻欢道:“臣赞成。”
虽然李寻欢是执儒家牛耳者,不过孔家以及孔子被推到,他也是顺水推舟。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儒学虽然始于孔子,但这新生的儒门根基在于浩然正气,跟孔子的儒家学说并不是密不可分,更多的是占了个儒字。
而且孔家那些祸害,简直就是一滩狗屎,其存在只会给儒家招黑,李寻欢早想收拾掉了。
“善!”朱见深道:“诏令,除衍圣公,爵位,其所有家产充公,除孔子圣位,削孔庙,降格三等。”
李寻欢继续老神在在,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此事暂且过去,今日朝会主要的目的是,对于国师新发现的世界该如何处置。”
朱见深道:“朕欲派三十万大军,将那大清彻底覆灭,其国土为吾大明据为所有。众卿家可有异议?”
文武百官称善,无有异义。
大清,京城,和府。
一男子在后花园仰望星空,整个人有种说不出的寂寞。
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
特别是配上那丑不啦叽的金钱鼠尾辨,这真是个奇男子。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珅的儿子,大清禁军统领,丰绅殷德。
丰绅殷德,永乐之后第一个,也是大清唯一的无双武将,星命破军,号称“吕布在世”。
丰绅殷德之所以能在修行之路几近断绝之后,还能成为无双武将,并不是因为他天资过人,也不是机缘深厚。
而是因为他有个好父亲!
和珅在丰绅殷德显露出武将的天赋之后,为了培养儿子,他开始一味搜刮财富。
和珅不但接受贿赂,而且公开勒索;不但暗中贪污,而且明里掠夺。
利用他的地位权力,千方百计搜刮财富,所获的金银财宝却不只是个人享用,大部分都变成天材地宝作为丰绅殷德修行的资源。
耗费了无数的金银,丰绅殷德终于成为了无双武将,由此父子二人地位之高,整个大清也只在皇帝一人之下。
“报~~”
一个士兵冲进来道:“将军,大事不好,城外忽然出现大批骑兵,丰州大营以及通州大营已经全军覆没。”
“什么?”丰绅殷德愕然,随即脸色一变:“不好,皇上还在城外,赶紧调集兵马去救驾。”
“报~~”
又一个士兵冲进来道:“将军,大事不好,圆明园被大批骑兵攻陷,皇上不幸被俘虏了!”
丰绅殷德怔了一下,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不过很快还是当机立断道:“封闭所有城门,将城里的兵马全部调动起来守城,一切待到天亮再说,有行迹不明者,杀无赦!”
安排好一切之后,丰绅殷德才静下心来,他感觉到风雨欲来的压迫,以及隐藏其后的重重杀机。
不过丰绅殷德自信可以让这一切都烟消云散,就凭他是无双武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