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伯勉早已算准今日戌时有雨,现已酉时三刻有余,天色便微暗了下来。伯勉怕误了时辰,匆忙换了喜服,行至中厅,此刻中厅众人早已聚齐,只等伯勉。见少爷出来,当即牵马引采,一路吹吹打打,朝都尉府而去。
迎亲队到得都尉府,已近戌时,李勃之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了,见伯勉到了,忙出门相迎,两人携手进府,只听伯勉低声问道:“大哥可都准备妥了?”
李勃之一脸喜气,面无余色,微微点头。此二人一个扮新郎,一个扮即舅爷,倒也是全无破绽,即便心机再厚之人,也决计看不出他二人有何异象。一行人入到府内,见厅中,院内皆坐满了宾客,众宾客见新郎至,均起身恭贺,伯勉一一拱手回礼,免不得一阵寒暄。只听一人言朗声道:“贤侄好生拿我当外人,前日见你也不曾说起要娶妻之事,如此大事居然瞒我。”
伯勉回头一看,只见郑伯友坐在院中宾桌之上,一脸笑容,满身的酒气。伯勉忙上前行礼,笑道:“叔父言重了,侄儿哪敢相瞒,前日从宫中出来便就不见叔父,令侄儿好找。”
郑伯哈哈大笑,忙伸右手将伯勉扶起,道:“免礼!今儿乃是你大喜日子,可惜……”言至于此,眼中略带伤感,轻叹一声,续道:“若是你爹爹能见今日,定是欢喜得很呐。”
须知郑伯乃是伯阳父生前良友,二人性情豪爽,勤政爱民,又因都官居伯爵,所以曾有“镐京二伯”的美誉,可惜好友已逝去多年,郑伯今日见故人之子成其美眷,又入了些酒,心下追忆往事,难免有些伤感。只听伯勉道:“有叔父为见,便如爹爹见到一般。爹爹泉下有知,定也高兴得紧。”
郑伯一脸欣慰,连连道:“好!好!”
此刻只见李勃之行到厅前,对众宾客朗声言道:“多谢纵位叔伯赏脸而来,今日乃是小妹出阁之日,按理,应在亲家拜堂成亲,可惜亲家堂上高人早已亡故。幸得我家中老母尚在,却也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就此破个理,便在娘家拜堂,请她老人家出来做个见证。”言至此,突然下起雨来,院中宾客纷纷拥入厅内。
那雨越下越大,将院中桌椅一一冲刷了个遍,桌上美酒佳肴也任其洗劫,厅中众人无一再眷上半眼,那院子此刻清落得如被众人遗忘一般。相比之下,厅中却是喜气融融,有敬酒的,有划拳的,更有自顾自品尝这佳肴美味的,一片沸声笑语,好不热闹。突然众人均安静了下来,只见偏厅中一女子,身形娇娜,凤冠霞帔,身着大红喜褂,双手搀着一名老太太,缓步而出。那女子身后跟着两名丫鬟,行至厅中,丫鬟扶着老太太在正位上坐了下来。那女子自行走到厅前,轻轻跨过脚下一个火盆,站在伯勉旁边。伯勉岂会不知,这便是自己今日要娶的“妻子”,李勃之的妹妹李凤鸣姑娘。两人心知,此举乃是做戏而已,虽有些尴尬,但却为救人于难,事到如今,已顾不得着许多了。伯勉心道:“李家妹子,委屈你了。”一咬牙,上前抓住李凤鸣的手,正要于庭前拜堂行礼。忽听院中一鸣轻吟,一阵幽寒刺骨的话语声传入众人耳中:“恭喜公子,娶得如花美眷。”声音有如晚燕悲泣一般,似乎透着绵绵的伤感与丝屡的绝望,语气虽轻如薄纱,但染耳分明,令人听得心寒。伯勉一惊,忙回头相望,只见花蚕一身素白轻衫伫立院中,正悠悠的望着自己,眼神空洞,脸上不着于色,竟看不出丝毫的喜怒。手中提着一只竹笼,两只蛾子已是奄奄一息,静静趴着笼子里,蛾身仍微微泛着幽幽绿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