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贸挣钱粮,并不是刚刚开始。打通出海口,并占据临海之地后,最便捷快速的除了渔业,便是晒盐了。
特别是占领海州(现连云港地区)后,又陆续建起了四大盐场。不仅根据地内的生活用盐得以保证,还向刘二祖、彭义斌等义军出售,为红巾军提供了大量的军费。
但钱财虽然重要,要渡过粮荒这段艰难的时期,还是要从南购粮,招徕粮商便是重中之重。
再从长远来看,南北通商的货物也不只限于粮食。棉、铁等战略物资,锦、绸、茶等生活物资,不仅能够增强军队的实力,更能通过商贸为孟九成增加大量的财富。
战乱纷繁,南北互市已经中断很久。手工制品及海外香药等南货在北方能卖出数倍的价钱;北货则有皮货、药材、珠玉等,运至南方,也能获利数倍。
也就是说,孟九成不仅要招徕南商,还要争取北商,增强商品的流动性。在增加商税收入的同时,也给根据地的商业活动注入活力。
所以,孟九成向在岚山的南商发出盛情邀请,也邀请了根据地内的大商巨贾,共聚青岛,为成立商港而征求各方意见。
虽然从战略态势上看,青岛属于新占之地,纵深不大。但名声和优越环境,却是日照和海州所不能比的。因为板桥镇作为市舶司,不仅是宋商知晓,连倭国、高丽的商人也是知道的。
孟九成力求长远,可不是只盯着宋商。而青岛建设得好,政策得宜,也会再次成为宋、倭、高丽等国商船的中转港,从而繁荣商贸,增加收入。
邀请书向各方发出后,孟九成便赶到胶州湾,开始布置防御设施,弥补青岛对外战略纵深的不足。
作为海滨丘陵,青岛地区的山地很多,山岭也有浮山、太平山、青岛山、北岭山、嘉定山、信号山、伏龙山、贮水山等。所以,孟九成觉得筑堡掘壕,在青岛地区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是很切实的考虑。
况且,现在用不着什么钢筋水泥、要塞重炮,工事的构筑不是太费时耗力。而凭借飞雷炮、松树炮、抛石机,居高临下的倚险防守,红巾军的战力可是很强的。
巡视、布置,孟九成带着一群军官在几天时间内完成了防御体系的规划。虽然还有些粗疏,但已经开始动工修筑,四营驻军也奉令向青岛调动。
青岛,在当时是个弹丸之地,甚至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但孟九成一下子便调来了四千人马驻守,并发动了数千民众,掘壕筑城,显是要把这里建成一座城池的架势。
一个输光了的赌徒,是敢押手、押脚、押命的。但在不需要拼死一搏的时候,很少人会想冒险,多是采取一种稳中求胜的战略。
孟九成便是如此,此时已经不是刚刚起事之时,需要他赤膊上阵,绝地求生。整个战略已经铺开,他倒是更需要时间来稳固,来发展。
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重,这只是在特定形势下的无奈选择。既然守得住,或者有守住的希望,谁会把自己占领的地盘拱手于人?
亲自坐镇青岛,孟九成的工作并不算繁重,干活儿自有百姓、士兵,以及刚刚抓到的俘虏。
而数天后,他邀请的人还没有来,而接到命令的工坊,却由骑兵押运,先送来了第一批镜子。孟九成欣喜若狂,因为他知道,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已经抱到了怀里。
在透明玻璃上贴锡箔,并利用水银与锡的反应,在玻璃上形成一种锡汞化合物,便是最早期的制镜工艺。
为了这个工艺,威尼斯不惜用杀人和集中营式的管理来保密,法国人则不惜重金去收买制镜工匠。而这还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孟九成指导的工坊,从制造透明玻璃开始,到制出镜子,一下子领先了数百年。
数百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暴利,意味着巨额的财富。
当孟九成欣赏着第一批镜子时,眼前便是晃动着炫目的黄白之光。虽然透明玻璃的产量很低,次品率很高,也不及后世的透明度;虽然制造水银镜子相当费时,要花整整一个多月,才能使化学反应完成。
但物以稀为贵。要知道,即便数百年后,法国王后玛丽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也只是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镜作为贺礼。这在当时却要算是非常珍贵的礼物,价值高达十五万法郎!
“给镜子都镶上精美的框,然后再做一批精致美观典雅的盒子。”孟九成按捺着狂喜,对跟随而来的几个工匠交代着,为这批镜子做最后的包装处理。
没办法,透明玻璃制造时便大小不一,只好按照最后的不同形状进行加工。而用镜框进行装饰,再加一个精美的包装,无疑会更衬托出镜子的珍贵。买椟还珠的成语,便说明的包装的重要性。
虽然还是不如镀银镜子那么光亮,但比铜镜却强之太多了。孟九成挑了三四块比较大、比较好的镜子,作为打出影响的广告产品。当然不是拿去讨女人欢心,而是为来青岛的宋商准备的。
在历史上,直到近代,中国连一块透明的平板玻璃也造不出来,只能造不透明的琉璃。
可是在封建时代的中国也创造出无数的灿烂文化,这又如何解释呢?怪封建制度吗?好象也不尽然。在孟九成拿着镜子返回住所的时候,他不由得浮起了这样的疑问。
中国科技的确有先进的一面,但是准确的说,中国的实用技术是先进的,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不发达。原因或许在于中国科技发展是由政府推动,研发科技是一种政府行为。
显然,政府对能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经济效益的实用技术感兴趣,而对探索大自然的科学不感兴趣。因为后者投资巨大,短时间内收效甚微。
就象现在,工坊制造的产品都是应急用的,为了应对战争和增强军力、财力。尽管孟九成建起了还嫌粗陋的实验室,投入了一些资金和人力,去搞见效慢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