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镇国将军府,此事非同小可,天宏帝没有当着群臣的面表态,只说下来后与大臣们再商议商议,随后散了朝会。
天宏帝离开了大殿,江叡则吩咐着侍卫押着夏国人跟着他走。
群臣散去,梅萧仁快步走出大殿,去追前面押着人犯的一行人,临近时喊道:“殿下。”
江叡停下脚步,回过头,看见来的果然是梅萧仁,笑着打招呼:“小人。”
梅萧仁走近,小声与江叡道:“殿下可否准我与人犯单独说几句?”
“你认识他?”江叡好奇。
“之前见过,他可能知道我一个旧识的下落。”
江叡看了看从大殿里出来的群臣们,道:“那好,你问吧,不过要快。”
他吩咐侍卫押着人犯去个不起眼的地方让梅萧仁问话,别引起来往人群的注意。
他们绕到一侧宫墙后,夏国人手脚都戴着铁链,一副将死之相。
梅萧仁开门见山,“楚子丰逃离云县,意欲何为?”
类似的问题她从前在云县过问,譬如楚子丰去了哪儿,但是他不肯招,今日这么大的事他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别的事多少也肯说点。
“他是公主殿下的相好,公主殿下可怜他是只丧家犬才让他当帮主,流火帮散了,他逃出去当然是为了保命,还能干什么,那小子除了会逃命外,还会干什么?”夏国人有气无力地答道。
“可是他离开江南后来了上京。”
“你们宁国人不是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吗?在哪儿都是逃命。”
梅萧仁诚然不怎么相信他的话,她记得流火帮除了夏国的主子外,在大宁还有主子,她猜楚子丰来上京多半是要投靠那个主子,不过至今没现身。
她另问:“大宁这边是谁在助你们一臂之力?”
“我是个夏国人,带着流火帮为大夏做事,与你们宁国的朝廷没有关系。”
夏国人抵死不承认,这儿不是她的衙门,人犯也不是她的人犯,她无权拷问,看见江叡朝她走来,便不再问下去。
“小人,怎么样,问出了吗?”江叡走近问道。
她摇摇头。
“你想知道什么,回头我帮你审。”
“不用了,多谢殿下。”梅萧仁莞尔言。
“跟我见什么外。”江叡招了招手,让侍卫押着人犯先走,又问她,“最近怎么样,听说你前几日负气离京,他欺负你了?”
“负气离京?”梅萧仁莫名其妙,“殿下打哪儿听来的,我离京是因为京西天灾和先帝皇陵的异象。”
“那你半夜离开相府,跑去衙门睡觉是怎么回事?”
梅萧仁闻言蹙眉,总觉得此事不像是街头的传言,但也不是江叡在相府或衙门外安插了眼线,否则他不会轻易提起。
大殿外,卫疏影回头看着那些向叶知和魏国公道贺的官员们,心有不甘地笑了笑:“就这么让他们得逞了?”
“我爹说他欠叶淮一个公道,准许纪恒为叶淮平反。”
“老丞相到底几个意思,当年的案子不就是他判的吗,怎么又成了欠叶淮一个公道?”卫疏影着实不解,“还有,既然他同意为叶淮平反,说明他和叶淮不是敌人,为什么又准你杀人家的儿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杀臣之臣,只是君王手里的刀而已。”顾楚钰说得淡然,又道,“至于杀叶知,舍义而取天下,仅此。”
小钰儿的话说得含糊,但卫疏影听着心里如明镜一样清楚,暗自吸了口凉气。
顾楚钰言:“对了,忘了提醒你,你最好去找那女子问清楚,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
“什么意思?”
“五石散并非迷药,发生过什么,你不至于毫无印象。”
卫疏影惊讶:“你昨晚真吃了?”
顾楚钰点了下头。
“迷晕是假的,乱性是真的,小钰儿你今早才回来……”卫疏影说到这儿就是一阵窃笑,拍了拍他的肩,“枯木逢春,甚好,甚好。”
顾楚钰瞥向搭在他肩上的手,淡淡言了一个“滚”字。
“火气这么大,看来是我想多了,没关系,再接再厉。”卫疏影笑意连连。
顾楚钰寻着之前留心过的方向找去,听见宫墙后面传来声音:
“你真是,还赖在相府做什么,那又不是你家,人家撵你,你连个去处都没有。”
梅萧仁还在与江叡说着话,这话她还真不知该怎么接,因为这是她和楚钰两个人的事,不用多解释什么。
“萧萧,还有事吗,有的话我在那边等你,没有我们就回家。”
她偏头一看,楚钰找来了,站在前面看着她,没走近。
梅萧仁对江叡道:“谢谢殿下的关心,我走了,殿下别信那些空穴来风之言,我和相爷很好。”说完就朝顾楚钰走去。
江叡回过头看着她,纵然天上春阳明媚,他的目光却是沉暗。
他根本不在乎什么名声,查案也好,还谁清白也罢……他在意并为之难受的,是她当真没察觉他在为她而改变?
第二日,天宏帝将冤案的真相昭告天下,还了叶将军一个清白。
上京城人心鼓舞,百姓群起称赞陛下和裕王英明,骂朝廷不长眼睛的也有,只不过是在背地里。
梅萧仁坐在公廨书案后,手里转着一本公函,看似在漫无目的地打发闲暇,实则是在琢磨昨日发生的事。
那些能在半夜捕获她行踪的眼线应当出自魏国公府,否则江叡无处得知。
从前她知道魏国公府视相府为敌,一心想要还政于皇族,但是相府执掌朝政多年,魏国公府再是有这个心思,也是只没牙的老虎,对楚钰而言不足以构成什么威胁。
如今她发现,这只老虎并非没牙,而是在假寐。
魏国公一早就将叶知攥在手里,从栽培叶知,到提议修缮将军府,再到如今的翻案……其实下的都是一盘棋。
他为的是要扶持叶知重返将军府,利用叶知既是他义子又是叶家后人的身份,让国公府获千军拥戴,更能得边关守军的效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