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使臣惶然后退,退到栏杆边上便再无可退,其脸上的惊惶忽然就散了,不仅不再害怕,反而还戏谑地笑了笑。
“你们以为抓住我就能知道皇子的下落?”夏国使切齿道,“皇子殿下一定能安稳回到大夏,大夏一定会为我、为皇子殿下报这个仇!”
使臣说完,霎时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当着他们的面抹了脖子。
其倒在地上,血流满地。
这一瞬,梅萧仁倒有些佩服他的忠诚,宁肯自尽也不愿被屈打成招。
礼部的人说夏国使臣在这儿消息闭塞,那其又是怎么知道夏国皇子身在刑部大牢,又与谁谋划了这次纵火劫狱的一出?
如今夏国皇子逃了,使臣自尽……无论这案子落到谁手上,都是一场僵局。
上午楚钰召了刑部尚书去问话,到了傍晚的时候,但凡牵涉此案的衙门一个都没跑掉,通通被召去了丞相府。
梅萧仁思前想后、犹豫再三,最终也没想出一个能不去的理由。
上一次,她与这些尚书侍郎坐在这儿的时候,他们纷纷指责上京府署抓错了人,如今人跑了,这些人坐在这儿连大气都不敢出。
梅萧仁默默坐在边角的位子上,垂着眸子。纵然她没看过楚钰,但楚钰是她认识的除叶知外脾气最好的人,即便京城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也没发火,却依然让这些大人们如履薄冰。
“人在谁手上丢的,还不出来解释解释?”顾楚钰不温不火地开口。
刑部尚书慌忙起身拱手:“丞相大人,人犯为何会丢,卑职也不知情,若不是大都督前去质问了夏国使臣,卑职还以为夏国皇子已经命丧狱中。”
刑部侍郎接话道:“大人,卑职以为此事定是夏国使臣在背后耍花招,那就得问问礼部的诸位大人,这些天让谁见过夏国使臣。”
礼部侍郎一听就急了:“我等奉命看守夏国使臣,没有相爷的吩咐,万不敢放人进去与之见面。”
刑部尚书帮着说:“那大宁境内谁会劫走夏国皇子?若非夏国使臣在背后筹谋,难道其能自己长翅膀飞了不成?”
“卑职等不光没有放人进去过,就连卑职们也不曾与夏国使臣说过话,夏国使臣断不会与外面的人有勾结!”礼部侍郎一口咬定。
礼部尚书猜测:“会不会是夏国人先前得了消息,派人潜入京中劫走了夏国皇子?”
刑部侍郎点点头,“尚书大人说得有几分道理,夏国皇子入狱一月有余,但是他们现在才动手,不是在等时机,而是在赶路,从时间上推测,倒也相符。”
“那就要问问上京府署是怎么看的城门,竟然放进了夏国人!”刑部尚书道。
梅萧仁脑中“嗡”地响了一下,莫名其妙地扫了扫那些看向她的人。刚刚不还是刑部和礼部在互相推责吗,怎么一下子就推到了她头上?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在坐的不是侍郎就是尚书,人家互相推诿归推诿,但只要一瞧见还有个四品官坐在这儿,人家立马就能“同仇敌忾”将黑锅丢给她,以维持六部之间的和睦。
刑部和礼部是一笑泯恩仇了,这样一来,这桩劫狱案的成因就成他们上京府署失职,放进了夏国人。
梅萧仁依次看了看对面的几位大人,平静又客气地开口:“诸位大人睿智,这么快就能想到夏国派了救兵来,卑职不能排除诸位大人的假设,但是,京城并非关隘,在入城的规矩上面没有要盘查通关文牒这一出,他们脸上也没写‘夏国’两个字,仅凭看,谁能断定进城的是夏国人还是大宁子民?”
礼部侍郎冷言问道:“此事不怪你们,那应当怪谁?”
刑部尚书又朝堂上拱手,“丞相大人,此事我们刑部虽有看守不利之过,但敌在明,我在暗,防不胜防啊,卑职等平日只负责核查要案,不像守城的兵卫一样目光敏锐,所以在此事上,上京府署理应协助我等提防。”
礼部的大臣言:“丞相大人,其实梅府丞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京城的戍城卫不用查看通关文牒,那宣州把守关口的守卫该总过目,依卑职看,此事还应追宣州府衙之过,他们明知夏国对大宁居心不轨,还不严加提防。”
“尚书大人说远了,这关宣州府衙什么事?几位大人在此争执,无非是想有人出面担责,可是人犯已经被劫,此时急于理清全责又能如何?”梅萧仁皱着眉,扫视着几个大人,继续说道,“当务之急应当是把人抓回来,亡羊补牢!”
“梅府丞此言在理。”刑部尚书点了点头,叹道,“既然人犯是在我们刑部丢的,那理应由刑部去………”
“丞相大人,卑职请命缉拿逃犯,求大人准许。”梅萧仁沉着眼进言,打断了刑部尚书的话。
她没敢看他,但顾楚钰的目光早已安放在她身上,只是良久都没作声。
“请大人准许。”梅萧仁再次请求。
“准。”他终于启唇。
梅萧仁心里的石头落地,轻言:“谢大人。”
“梅府丞留下,其他人都走。”
顾楚钰微冷的话音传出,众位大人立马起身告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厅堂里鱼贯而出,消失在了正厅门前。
梅萧仁心中有气,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听见关门的声音,她的心里更是一紧,恍然间有一种羊又入虎口的感觉。
倏尔,她能察觉到他已坐到她身边。厅堂空寂,她甚至还能听见他均匀的呼吸声。
“萧萧,这桩差事危险,劫走人犯的是谁,有多少人,你一无所知。”
梅萧仁埋低了头,“没关系,上京府署能抓他一次,就能抓他第二次。”
其实她心里也没底,这桩案子在死胡同里,既无线索,也不知对方实力,凶险当然是凶险,但是那帮老头为难上京府署就罢了,还想扯上老李,让她怎能不争这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