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楚跟着桓昱一路走,两人也没有乘轿,反倒牵着手,在街市上慢悠悠地逛,两人都一身男装打扮,这亲昵牵手的样子引来了好些人隐晦的眼神,桓昱倒是岿然不动,魏楚一直憋笑,有种干了坏事的满足感。断袖风尚从前朝开始就一直颇为盛行,秦楼楚馆也不少兔儿爷,但是想到桓昱会和断袖扯在一起,魏楚就忍俊不禁。
长安城西坊是平民区,魏楚和桓昱在窄窄的巷子里穿行,走过两三个街坊,走出密集的居民区,就看到了零零落落的一些大户人家的庄子,再往外走,已经接近长安边郊,往外看都能看到成片成片的良田。
魏楚疑惑地看桓昱:“再走可要出城了,你这是要带我去哪里?”
桓昱神秘了一笑,拉着她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庄子门口,敲了敲门。不多时,就有人来开门,那是个看上去非常年轻的男子,约莫和魏宪差不多大,皮肤晒成麦色,手很粗糙。看模样就是个忙于田地的农民,但他却穿着宽袍,绑着儒生的发髻,见到桓昱非常激动地冲他行礼:“桓郎君怎么来了,里面请,里面请!”
魏楚听到那人称呼桓昱为“桓郎君”,眉头一跳,她看了看那男子,又看桓昱,依旧一头雾水,桓昱拍拍她的肩,笑而不语。倒是那男子见到魏楚,向她行了礼,微微一笑:“这位郎君是桓郎君的朋友?在下郑新,不知郎君贵姓?”
魏楚还了一礼:“郑郎君不必多礼,在下免贵姓魏。”
郑新笑着将两人领进院子,刚一迈进院子,就能听到屋子后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魏楚一惊,随
即恍然大悟,露出笑容:“这是你说过的书院?”
桓昱笑着点头。一旁的郑新笑容满面,显然对桓昱非常感激:“是的,桓郎君在这里办了书院,所有资质好的孩子都可以来读书,这里的先生也都是桓郎君请来的。”
魏楚心知这就是桓昱跟她说过的书院,听到郑新说的话,她抬头去看桓昱,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桓昱不以韦氏的名义办书院,反而用自己的真名,为的就是不让这群人成为韦氏门生。他为了实现她的抱负,将所有底牌全部推到她的面前,让她决定去留生死……她甚至不敢想,如果她辜负了他,桓昱会怎么样。
走过小院,就能看到正屋,正屋显然被改建过,很大,两边开着窗,屋里通透明亮。魏楚站在一旁看着,屋子里摆着一排排的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屋子里坐着二十几个学生,年龄有大有小,大多是和郑新差不多的年岁,看模样也是皮肤微黑,显然也没少干农活。
魏楚又去看站在前面的老师,这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位老师不是别人,正是以身殉国的秦丞相之孙秦觅。秦觅已经看到了他们,冲他们点了点头,但没有走出来,而是继续给在座的学生讲课。
魏楚和桓昱站着看了一会儿,郑新也在边上陪着。魏楚带着几分歉意看他:“实在是抱歉,为了陪我们,倒是害郑兄不能听先生讲课了。”
郑新连连摇头:“哪里哪里,魏郎君误会了,在下不是秦先生的学生,在下的资质不够好,没能选上。”
桓昱解释道:“书院里年龄够的学生都参与了秦先生的选拔,他出了一些题,选出了里面二十五个人。”
魏楚会意地点点头,正想接着问,郑新已经先开口,解答了她的疑问:“是的,虽然没有被秦先生选上,但是落选的学子还是可以跟着别的老师学其他的东西。”
魏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确实很好,大家各有所长。”
桓昱对郑新道:“孩子们快来了,你去忙你的吧,不用陪着我们。”
郑新笑着一礼,转身离去。
桓昱见魏楚一脸兴奋地看他,笑着给她解惑:“一开始书院的学生都是附近佃户的孩子,我买下这个庄子,这些孩子农忙的时候就帮着父母干活,其余时间都在庄子里读书。郑新就是第一批学生,他现在留在书院给新进的孩子们启蒙,第一批学生有很多都留在书院当先生,后面两三批有一些被秦先生选中,也有一些精于算数、水利,至于秦先生教得这一批,都是按先生的意思教。”
魏楚点点头,心里知道秦觅教得这一批学生才是他们参与朝堂倾轧的主要力量,不过别的学习算数和水利的人,对他们来说来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总之,对他们来说的是,不会嫌弃任何人才,而是长久处于缺人的状态之中。
魏楚和桓昱并肩走着,问他:“秦先生你是时候请来的?”
桓昱叹息:“秦丞相和夫人死后,秦家几个儿子都丁忧,秦家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这顶梁柱一去,族人基本上就散了,现在,大部分秦氏族人都已经离开长安了,估计是回乡了。秦丞相是文臣泰斗,当时秦家离开长安时,我去请过,但秦大先生和二先生都要丁忧三年,所以决意扶灵回乡,但是寻之先生只需守孝一年,所以愿意听我一言,我将我们的主张告诉了他,他就愿意留下来帮我们了。”
魏楚叹了口气:“秦丞相想得一直是天下苍生,秦先生是秦丞相的嫡长孙,想必对他祖父的想法非常了解。秦丞相出师未捷身先死,秦先生一定是想帮祖父完成遗愿。也难为他一代才贤,窝在你这小书院里当教书先生。”
“两位能给觅这个机会,才是觅的荣幸。”
身后传来一阵清朗的男声,魏楚和桓昱转头,就见秦觅穿着一身白色粗麻的宽袍,发髻上插着一支简单的白玉簪,模样有些落拓,脸上还带着一丝胡茬,模样与长安城里的贵公子们完全不同,倒是充满了一种野性美。
魏楚和桓昱对视了一眼,桓昱上前一步:“秦先生辛苦了。”
秦觅往石桌上一靠,抬手拿起一壶酒喝了几口:“不用跟我说谢,我也有所求,你若真能做到你承诺的事,便是帮你登上帝位,又如何?”
桓昱笑了笑,没说话。
倒是魏楚仔细看了秦觅一眼,秦丞相这个嫡长孙,她也是听说过的,此人年近三十,却一直未曾出仕,但是他的才名却在儒林之间盛行,尤其是秦觅的一手字书,可谓千金难求。若不是年岁不同,这长安第一公子的名声可能还落不到冯安远的头上。
她本以为秦觅是和秦丞相一样的耿直之人,但如今看来,却完全不是这样,秦觅与儒林间的士人们完全不同,这人玩世不恭、甚至大逆不道。
秦觅似乎发现了魏楚打量的目光,走近几步,垂眸同样也打量起魏楚来,半晌,忽然将石桌上的酒坛往魏楚怀里一抛,大笑:“这是三十年的梨花白,如此凡尘俗世,何不一醉了之?”
魏楚顺手接过酒坛,拎在手里似笑非笑地晃了晃,突然用力将酒坛往地上一砸,眼神睥睨:“这凡尘俗世,哪里配让我为它一醉!”
秦觅怔了怔,看着地上碎成一片片的酒坛,忽然仰天大笑起来,一边笑还一边发出长啸之声,显然畅快至极:“好!说的好!”
桓昱看着笑得停不下来的秦觅,侧头对上魏楚的视线,魏楚安抚地冲他一笑,桓昱却觉得心下有几分不爽,秦觅是个相当随性的人,喜怒与常人全然不同,但很明显,魏楚的做派让他很满意。
秦觅大约是笑够了,忽然转身,直接进了亭子,将放在石桌上的另一坛酒也砸了,酒香顿时四溢开来。
魏楚一笑:“如此香醇的女儿红,可惜,可惜。”
秦觅转了个身,衣袂纷飞,看向魏楚:“都是俗物,有何可惜?”
魏楚和桓昱一起走进亭子,她坐下,抬眸对上秦觅的视线:“物便是物,何来雅俗?”
秦觅眼神晶亮,坐在魏楚另一边,大笑:“既然万物皆同,你又何叹‘可惜’?人所好便是雅,人所恶便是俗!”
魏楚转了转手里的青瓷杯,头也不抬:“焉知今日所好不是明日所恶?以此分万物,不过是人一时自作多情。”
秦觅盯着魏楚,又问:“论人,皆可称之自作多情,看来只能和你论鬼神了。”
魏楚唏嘘了一声,抬起一根手指摇了摇:“子不语怪力乱神。”
一听魏楚这话,秦觅立刻站起身,眼神瞬间冷淡:“你不论人,倒是论起了纲常。”
魏楚也跟着站起身,眼神灼灼,气势逼人:“先生,我说了,焉知今日所好非明日所恶?不过是择可信而信,是非正误自有我定,先生难道连自己也不信?”
秦觅沉默了一会,突然摇头一笑:“世间凡有大欺瞒,一定是从骗自己开始的。”
魏楚突然发出一声轻嘲,秦觅抬眸,看着面前一脸嘲讽的人,只听到她一字一句地开口说:“若是先生这么认为,那么,刚刚的酒还真是白砸了。先生确实适合一醉不醒。”
魏楚说完后,秦觅就那样呆坐在原地,低垂着眼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没再说什么话,也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就好像一下子入定了。
魏楚站起身,也没有和秦觅打招呼,她拉着桓昱就往亭子外走,似乎已经把秦觅遗忘了。就在两人快要走出花园之时,身后突然传来了秦觅的声音。
两人转过身,就见秦觅冲魏楚弯腰一揖:“多谢魏小友一砸之教。”
魏楚还了一礼:“先生不必言谢,魏某亦有所求。”
说完这一句,魏楚就拉着桓昱走了出来,身后一直传来秦觅大笑的声音,那笑声相当快意,隐隐还夹杂着一句“痛快”。魏楚听见了,勾唇一笑。
桓昱一直没讲话,此刻才拽紧了她的手:“秦先生非常人,他之前虽然答应了我的请求,却也一直未曾与我多谈,在书院中也多独来独往,没想到今日阿楚一番话……倒是让我看到了秦先生的另一面。”
魏楚摇了摇头,笑容里也带着几分快意:“想不到秦丞相如此耿直忠诚之人,却养出了秦寻之这样的人,难不成真有物极必反一说?”
桓昱见她笑意盈盈,也跟着一笑,语意中却佯作不满:“这位秦先生虽而立之年,却一直未曾娶妻,阿楚与他相谈甚欢……”
魏楚拽了他一笑,佯怒:“说什么呢你,这都能扯一块去?这位秦先生明显是愤世嫉俗之人,我呀,不过是刚好对上他的思路了。估计在他眼里,我比他更离经叛道,这才会跟我说那一番话。”
桓昱摇了摇头:“倒也真是怪哉。”
两人又说了一阵,桓昱带着魏楚去见了一批学生,是他口中说过的那一批精于水里工程和算数的人才,魏楚见了一圈,混了个眼熟,了解了一下每个人的情况,这才跟着桓昱出了庄子。
出庄子这一路,魏楚的脸上一直带着兴奋的笑容,来之前的郁闷早就不见踪影,她掰着手指,嘴里念念有词,显然在盘算什么。
桓昱笑着打趣:“这就在想怎么给他们分位置了?”
魏楚笑了:“哪还用得着分位置,这明明就是位置多人少,咱们只有这一个书院明显不成,现下最关键的还是怎么扩展书院,怎么招揽人才。”、
桓昱会意地点头:“还真是。”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