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门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狂飙时代 > 第367章 技工不如文员

第367章 技工不如文员(1 / 1)

第三百六十七章技工不如文员

而媒体和官员们却对陈咨的这主见颇多不理解,这也是目前主**英社会的意见,国家现在缺少大学生,缺少知识分子,缺少科学家和管理学家,独独不缺大把下岗的工人。

或许是国家主人——工人在目前这个阶段太多了缘故,导致后来华国工人精神的缺失,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掌声一直持续了几分钟,陈咨不得不对兴奋过多的这班技工做手势,提示暂停,再继续道:“而这项殊荣,只有六级工以上的工人才拥有,所以在座的各位大工们,你们可以开始构思和设计你们自己的独特的签名了。”

“未来,我希望我们国家的那些领导、显贵、精英们的座驾上,都有你们的签名……“

……

陈咨并没有如政府和媒体的猜测,大谈特谈江南厂改制的情况,而是直接对未来汽车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进行了一番宣讲。

当然也介绍了未来江南厂的管理方针和目标。

言辞也并不华丽丰满,反而显得非常的干巴。

但不可否认,干巴的言辞能够说清楚问题的关键。

看看职工们被调动的呼出的空气都好像发烫了就知道这个宣讲是非常成功的。

作为企业老板,陈咨觉得自己的第一次会议,最应该传递的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和企业愿景。

其它的员工工资待遇、管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那是总经理应该干的事情。

当然为了应付政府的这个团队,他也只好挨边的讲了讲对未来汽车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人才及其培养体系、企业战略等各方面的规划和期望。

多是以国企和前江南厂作为对比阐述,不但让在座的职工们都明白未来的工作重心,也让媒体和体改委一众都明白未来汽车公司和国企的差别。

核心的东西,该说的都说了,他们能不能够抓住,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华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其实最缺的还是踏踏实实的匠人精神,但是偏偏匠人精神需要的不但是一种对技术和工艺的执着,还需要物质的基本保证。

可聪明的华国技工们和他们的老板们在追求物质的基本保证的时候,最后往往克制不了诱惑,成了追逐短期利益和金钱的奴隶,不但匠人精神全无,最后就是基本的技术原则都不愿意遵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陈咨在2010年左右听到和他一起工作在第一家公司的同事说了一个其当时工作公司的例子。

这位同事就是做机械加工的,后来进了一家颇为有名气的机床国企。

当时是外国顾客急需一批机床,南韩国和日本人都坚持需要6个月才能够交货,而他们厂答应3个月交货。

交货的时候机床是合格的,精度也没问题,但是过了一个月后,客户反馈精度下降的厉害,找他们厂维修。

这么每个月持续一次,三次后客户怒了,让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其实很简单,机床生产出来后,都是需要释放应力的。

不管超声波或者别的高科技释放应力,最后都需要静置一段时间,靠时间来释放机体、结构、金属材料的自然应力。(简单的意思就是变形的意思)

日本和南韩国都坚持了基本的匠人精神或者技术原则,最后赢得了市场。(匠人精神不但是对技术和工艺执着的坚持,还包括不满意的产品绝对不让出现在市场的心态,当然近年日本人也被腐蚀的厉害,很多公司已经腐败变质了。)

而华国的这个厂的产品遭到了最后的退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国改革开放后自己造的小汽车,包括外资在华造的汽车,前一二十年就如同上面的例子。

汽车作为一种高精密机械的集成产品,同样是需要去应力的,而且除了专门的去应力措施和工序外,更加体现在装配工艺上。

汽车的装配工艺事实上是汽车生产中最核心的一环,装配工艺的好坏,事实上决定了车的最终质量和体验。

我们常常听到说欧美日本的顶级大厂的高级车,发动机上都有装配和调教技师的签字。

为何搞得这么珍而重之呢?

其实就是用这样的成就感也荣耀感来激励整个技师体系的发展,宣扬的是技术价值。

主要是这些新生产出来的机械,装配的时候不但要关注工艺,譬如螺丝拧多少圈,譬如弹簧片的松紧和适度程度,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摩檫系数、热力系数、声音系数等,还必须知道装配在一起相互接触的几种金属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去应力后的属性情况。

而螺丝拧多少圈,螺丝安装顺序,弹簧片松紧等等这些小细节,无不考虑了这车经过一段时间应力自然消除或者零件磨合后,最后能够达到的最佳运作区间。

那些技工或许不懂最高深的理论,但是长期实际的操作得到的经验是单纯的理论也没法弥补和无法替代的。

这种工艺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的实际现场不间断的摸索才能够最后累积起来的,即使是有师傅教,学的人同样需要好几年的动手摸索,能够节省时间,但是无法省略这个过程。(当然后来全自动化的装配线不在此列,但直到2018年,投入使用的完全无人全自动化汽车生产线也是不存在,还是需要人工干预和参与装配,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自动装配线的技术标准是按高级装配工的装配技术而定的,步骤和工艺也需要他们的判断,所以还是离不开装配工的技术。)

而我们华国呢?最开始是没有任何经验(83年以前都是敲敲打打出来的),装配出来的车大家都知道,譬如最初的夏利、富康轿车,为何感觉那时候的车质量就那个样。(桑塔纳是最初是上海汽车那批敲打了几十年的老工人在德国人指导下CKD装配出来的,零配件全西德的,质量有了基本保障。)

后来又有干技工不如干管理这样的观念流行,导致本来有经验的那批工作表现好的人要不转管理了,要不就换地儿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八零好福妻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